[发明专利]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7923.7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余昌国;李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24234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衬套 冲压 模具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衬套内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悬架系统直接系统动力性能,而弹簧几乎是所有悬架系统动力性能的核心。由于橡胶材料本身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和易吸收高频振动等优点,加上橡胶和金属粘结技术的提高,金属和橡胶组合起来形成的金属橡胶弹簧即橡胶衬套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架中的支撑装置中。减震衬套要求具有在震动条件下能防止震动、缓冲冲击的特点,起到缓冲作用的硫化橡胶元件可以再受到冲击时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在防止震动、缓冲冲击的过程中,减震衬套的作用至关重要。减震衬套的内层设有内套,为了工作性能,一般将内套两端设计为锯齿状,如图2、图3所示。
减震衬套的内套传统加工工艺是在仪表车床上对减震衬套内套两端进行加工,效益慢而且刀具磨损快,成本高,单班生产2000件,刀具只能使用1000次。需要经常更换刀具,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的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涉及减震衬套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底板和定位芯;所述上板和底板外沿通过至少两个导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板底侧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圆周设有上模凸起刃口;所述上模凸起刃口形状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顶端锯齿相适配;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上安装有保护块,所述下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顶端圆周设有下模刃口,所述下模刃口形状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底端锯齿相适配;所述保护块高度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高度相等,所述保护块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定位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的内径,小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的外径;所述定位芯的直径等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的内径;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导柱数目为2个,且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下模刃口向上凸起。
优选的,所述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还包括上模固定块,所述上模固定板上端与所述上板连接,所述上模固定板与所述上模外沿紧密贴合,所述上模固定板高度小于所述上模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安装在所述下模上,所述固定圈与所述保护块外沿紧密贴合。
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减震衬套的内套套在定位芯上,固定好位置,安装好上模、上模固定板以及上板,然后将冲压模具放置在冲压床上,冲压机压力作用在冲压模具上,在上模和下模的相互作用下,对减震衬套内套两端进行加工即可。
本发明冲压模具结构简单,上模和下模上设有与减震衬套内套锯齿相适配的凸起刃口,使用冲压床对减震衬套内套两端进行冲压加工,减震衬套内套两端即可快速形成锯齿状,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效率高,模具刃口使用寿命长;本发明加工过程不会出现裂痕、塌角、褶皱、表面不平整等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震衬套内套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衬套内套轴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冲压模具下模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冲压模具下模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冲压模具上模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冲压模具上模仰视图。
图中,1—底板,2—导柱,3—下模,4—固定圈,5—定位芯,6—保护块,7—上模,8—上模固定块,9—上板,10—上模凸起刃口,11—下模凸起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7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器内部轴成型工艺及其模具组
- 下一篇:喇叭盆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