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直插式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8928.1 | 申请日: | 2014-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腾隆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4;H01H50/44;H01H5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插式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是一种新型直插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的作用;而现有的继电器在能保证以上功能之外,由于与电路板模块连接安装方式复杂,信息取样性程度较弱,成本高,使用时不够方便成为现在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直插式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直插式继电器,包括平连接片、第一热缩管、第二热缩管、第一铜绞线、第二铜绞线、静簧引出脚、动簧引出脚、推动片、线圈引出脚、漆包圆铜线圈、定位板、骨架、磁钢组合、动簧片、中衬簧、外衬簧、动触点、静触点、静簧片、底板、外壳、玻纤套管、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平连接片通过第一热缩管与第一铜绞线连接;所述第二热缩管设置于第一铜绞线与电源连接端;所述静簧片一端连接第二铜绞线,一端插入于外壳与静簧片连接;所述动簧引出脚一端连接第一铜绞线,另一端穿过外壳插入于继电器内部;所述推动片与动簧片和磁钢组合连接;所述线圈引出脚通过外壳与设置于继电器右端内部的漆包圆铜线圈连接;所述定位板设置于磁钢组合上端;所述骨架设置于继电器右端前侧,外壳内部;所述中衬簧和外衬簧一端在外壳内侧固定,另端连接推动片;所述动触点、静触点分别设置于包被动簧片的外衬簧和静簧片上;所述静簧片与静簧引出脚连接;所述底板设置于继电器整体底端,并与外壳连接;所述玻纤套管共设有两个套于第一铜绞线与动簧引出脚和第二铜绞线与静簧引出脚连接处;所述第一插针与第二插针均与设置在继电器外部的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磁钢组合和设置于磁钢组合上的定位板将继电器壳体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所述漆包圆铜线圈设置于继电器整体右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直插式继电器,采用直插的方式将继电器本体进行定位固定,尤其是静簧引出脚和动簧引出脚直接与电路板模块连接,安装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所设有的动触点、静触点及静簧片、动簧片使用时灵敏度更高;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端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连接片,2、第一热缩管,21、第二热缩管,3、第一铜绞线,31、第二铜绞线,4、静簧引出脚,5、动簧引出脚,6、推动片,7、线圈引出脚,8、漆包圆铜线圈,9、定位板,10、骨架,11、磁钢组合,12、动簧片,13、中衬簧,14、外衬簧,15、动触点,16、静触点,17、静簧片,18、底板,19、外壳,20、玻纤套管,41、第一插针,51、第二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腾隆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腾隆智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8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柔性石墨纸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磷酸一铵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