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通信技术的节能防盗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9139.X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耿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惠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1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通信 技术 节能 防盗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智能控制领域,其涉及一种基于光通信技术的节能防盗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开启形式大多以机械弹子、遥控、指纹、密码、磁卡等来实现,各种形式的防盗锁层出不穷。机械弹子锁复杂程度虽有不同,但一般的机械锁因为容易被撬而防盗功能差,以目前的开锁技术都可以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被非正常打开。遥控锁对于许多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来说使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因目前市场出现的解码器、干扰器等设备,也可被非正常开启。而指纹锁、密码锁使用范围局限,使用不方便,同时不法分子通过有规律的密码试验完全可能打开密码锁。磁卡锁因磁卡易被复制,达不到安全要求,已被市场淘汰。
目前常见的电子门锁及电子钥匙多采用机电组合式,利用钥匙上安装的智能芯片携带的电子信号,接通门锁的开门电路,再利用钥匙的机械结构传递开门所需的动力。但是由于钥匙丢失或者被复制,往往会使得系统的安全会受到威胁。这种隐患对于传统的机械钥匙以及使用密码的电子钥匙是同样适用的。
传统门锁还存在如下明显缺陷:无法对门锁开关及开关时间进行监控,如有非法入侵偷盗无法记录非法开门事件以提供有效证据。
可见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其利用发光二极管等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可见光通信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可见光通信是绿色资源,不存在电磁辐射;有相当丰富的频谱资源,无通信盲区,方便快捷;可见光通信传输速度快,其传输速率高达每秒上千兆,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因而,可见光通信在门锁系统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光通信技术的节能防盗钥匙。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光通信技术的节能防盗钥匙,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光通信技术的节能防盗门锁,该门锁包括设置于门板背后的锁芯,其中,锁芯具体包括:光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光电密码钥匙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译码模块,用于从所述电信号中解析出开锁密码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的密码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对译码模块解析出的开锁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比对;控制模块,当译码模块解析出的开锁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相同时,控制所述门锁开锁,不同时则通过报警模块报警。
优选地,所述门锁还包括门板上预留的小孔及对应设置的透明防尘罩,所述透明防尘罩是起聚光作用的透镜;所述光信号接收单元包括光电二极管、信号放大器及带通滤波器;所述光电密码钥匙发送的光信号包括红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当所述红外光信号和可见光信号两种光信号照射到所述透明防尘罩上,经所述透明防尘罩会聚,再通过所述小孔同时照到光信号接收单元时,数据协议转换模块被触发开始工作,将接收到的两种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存储单元还存储门锁每次被打开的时间;所述控制模块为带断电保护的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光电二级管是PIN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所述信号放大器是对数放大器。
优选地,所述译码模块用于将CMI码的数字信号译成NRZ码的数字信号。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微型马达和传动齿轮组的组合,传动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微型马达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而该微型马达的输出转子上固定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的轴上固定有执行上锁和闭锁动作的锁止挡板。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开关和卡锁组件的组合,卡锁组件包括锁杆、复位弹簧、顶杆和弹簧推杆,电磁开关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而输出端为一由内部线圈磁路机构驱动的弹性触头,该弹性触头驱动所述卡锁组件执行上锁和闭锁动作。
优选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用于将警情发送给远程服务器的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节能防盗门锁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光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光电密码钥匙发送的光信号;通过数据协议转换模块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译码模块从所述电信号中解析出开锁密码信息;通过比对模块比对检测到所述开锁密码信息与预存的密码信息,相同时,控制所述门锁开锁,不同时通过报警模块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惠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惠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