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和电子标签编码获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9504.7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源;龚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陆承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信息 获取 方法 装置 电子标签 编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扫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产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和电子标签编码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获取产品信息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扫描电子标签,扫描得到的信息即是产品信息,或者是电子标签的ID号,进而通过ID号在预设的信息库中检索到产品信息。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通过使用解读器来扫描电子标签,能够使解读器与电子标签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通过扫描电子标签能够获得携带该电子标签的产品的一些产品信息,如产品批号,产品属性等。
随着物流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时候需要同时对大量的产品进行扫描,传统的每次扫描一个电子标签、录入一个电子标签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有鉴于此,为了加快扫描的速度,进而出现了批量扫描的标签和扫描工具。如RFID电子标签和与RFID电子标签配合的批量扫描解读器,其工作方式为:电子标签进入解读器的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进而使解读器能够接收到产品信息。当有多个RFID电子标签同时进入解读器的磁场后,同时向多个RFID电子标签发出射频信号,每个RFID电子标签在接受到射频信号后均向解读器反馈产品信息,进而完成多个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
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为了加快对电子标签的扫描速度,则通常是以提高解读器的工作强度和能耗来实现的,也就是解读器的能耗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产品信息获取方法及其装置、电子标签编码获取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产品信息获取方法,包括:
扫描特征标签,以获得携带在所述特征标签中的特征码,所述特征码是与多个产品信息相对应的;
根据所述特征码在预设的第一产品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特征码相对应的多个所述产品信息;
若查询到,则获得多个所述产品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产品信息数据库为网络数据库。
优选的,所述特征码是经过预设的加密秘钥加密的;
在所述根据所述特征码在预设的第一产品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特征码相对应的产品信息前,在所述获得携带在所述特征标签中的特征码后还包括:
使用预设的解密秘钥对所述特征码进行解密;
若解密成功,则使用解密后的特征码执行所述查询步骤。
优选的,在所述获得多个所述产品信息后还包括:
获取携带在产品上的标识码;
获取每个所述产品信息所携带的识别码,每个所述识别码均与一个所述标识码相对应;
根据所述识别码和所述标识码的对应关系,查询每个产品的所述产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产品信息获取装置,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扫描特征标签,以获得携带在所述特征标签中的特征码,所述特征码是与多个产品信息相对应的;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码在预设的第一产品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特征码相对应的产品信息;
第一获取单元,若查询到,则用于获得多个所述产品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产品信息数据库为网络数据库。
优选的,还包括:
解密单元,用于使用预设的解密秘钥对所述特征码进行解密。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携带在产品上的标识码;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所述产品信息所携带的识别码,每个所述识别码均与一个所述标识码相对应;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码和所述标识码的对应关系,查找每个产品的产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了电子标签编码获取方法,包括:
扫描特征标签,以获得携带在所述特征标签中的特征码,所述特征码是与多个电子标签编码相对应的;
根据所述特征码在预设的电子标签编码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特征码相对应的多个所述电子标签编码;
若查询到,则获得多个所述电子标签编码。
优选的,在所述获得多个所述电子标签编码后还包括:
在预设的第二产品信息数据库中检索与每个所述电子标签编码相对应的产品信息;
若检索到,则获得每个所述产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陆承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陆承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赶毛边装置
- 下一篇:制备强酸催化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