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静力学相似模拟试验预制裂隙组合试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9582.7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曾泽民;曾国正;陈仲之;贾古宁;万文;斐云龙;刘加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红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静 力学 相似 模拟 试验 预制 裂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体相似模拟试验用的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制备动静力学试验所需标准试样和含预制裂隙标准试样的组合试模。
背景技术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是常用且有效的矿山岩体工程研究方法,比现场试验的人力和物力耗费都少。在相似模拟试验过程中,须制作标准圆柱形状的试样进行动力学和静力学试验,同时,地下岩体内部含有大量裂隙,常常需要在标准试样表面和内部预制裂隙来研究裂隙对相似材料试样动静力学特性的影响。动力学标准试样直径通常为50mm的圆柱体,高径比为1:1或1:2,静力学标准试样直径通常亦为50mm的圆柱体,但高径比为2:1。目前要做动静力学试验,主要有两种方法制作标准试样,一种是浇注更大尺寸的方形块体,能过钻芯、切割、磨面来制做,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如果相似材料强度低时,根本无法钻切;另一种是制作试样模具,静力学试样和动力学试样模具分别单独配置,即分别制作高径比为1:1和高径比为2:1的模具,目前尚无高径比1:2的试样模具,且模具都不具备在标准试样中预制裂隙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制备动静力学试验所需标准试样和含预制裂隙标准试样的多功能组合试模,具体技术方案是:
该动静力学相似模拟试验预制裂隙组合试模,它包括凸式圆盘底座、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所述凸式圆盘底座之上通过台阶止口配合依次与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叠加形成组合试模,凸式圆盘底座与各试样圆模之间通过其侧面同向设置的垂直卡槽和垂直螺栓垂直向紧固连接;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均为半圆形组合结构,它们分别通过其各自侧面同向设置的水平卡槽和水平螺栓将两个半圆形水平向紧固连接;所述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和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高径比均为1:2,所述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高径比为1:1,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布置有若干预制裂隙口。
具体地说,所述凸式圆盘底座、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各自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垂直卡槽,垂直卡槽为U型卡槽;凸式圆盘底座、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和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同向侧面的垂直卡槽通过垂直螺栓垂直向紧固连接,垂直螺栓的底部和凸式圆盘底座的垂直卡槽上设有销孔和插销,垂直螺栓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旋扭。
具体地说,所述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各自的两个半圆形的两个开口端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水平卡槽,水平卡槽为U型卡槽;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各自的两个半圆形的同向开口端侧面的水平卡槽两两通过水平螺栓将两个半圆形水平向紧固连接,水平螺栓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水平卡槽上设有销孔和插销,水平螺栓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旋扭;所述两个半圆形的开口端面通过台阶止口咬合。
具体地说,所述凸式圆盘底座的顶面为凸式台阶止口,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底面是与该凸式台阶止口相配合的凹式台阶止口;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和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底面是与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底面相同的凹式台阶止口;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顶面和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顶面是与凸式圆盘底座的项面相同的凸式台阶止口。
具体地说,所述下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层动力学试样圆模的内直径均为50mm,所述中层动力学试样圆模上的预制裂隙口呈多角度布置。
本发明的动静力学相似模拟试验预制裂隙组合试模,结构简单,解决了动力学标准试样制作和预制裂隙等难题,易安装拆卸,基本不会因为拆卸导致试样的损坏,提高了试样成型质量,确保动静力学强度、弹性模量等技术参数的检测结果。另外,本发明是能够根据需要制作高径比1:1和高径比1:2的动力学标准试样、高径比2:1静力学标准试样并能对试样预制裂隙的多功能组合试模,操作简单,组合方式灵活,制作试样质量高,节省试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垂直螺栓中心半剖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沿两个半圆形开口端咬合处中心半剖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沿两个半圆形开口端咬合处中心半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煎锅拉深成型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冲孔模废料处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