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酒糟蕈菌栽培基料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0614.5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生力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糟 栽培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酒糟加工蕈菌栽培基料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鲜酒糟进行两次配料、两次灭菌的栽培基料加工方法,属于蕈菌栽培基料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蕈菌可以利用半纤维素、纤维素甚至木质素,蕈菌栽培基料最常见的原料是木屑、棉子壳、秸秆、米糠、麸皮,还需要加入0.5~2%重量配比的石膏、碳酸钙、过磷酸钙以补充矿物质营养,常用生石灰调节基料pH以利于蕈菌生长。
鲜酒糟是我国传统白酒酿造业的主要副产物,每年产生鲜酒糟800~1000万吨,鲜酒糟水分高、酸度高、纤维高、灰分高但价值低、易腐败,难以有效利用,给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鲜酒糟含有蕈菌生长所需的丰富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但是鲜酒糟酸度可达到30~40°T,蕈菌难以在湿糟酸性环境中良好生长,通常要将鲜酒糟干燥或排酸后使用,因此会增加成本。
蕈菌栽培基料的灭菌可以分为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通常采用装袋后进行灭菌的方式,装袋后热传导受到限制,因此常压灭菌时间需要10~30小时,装袋后高压灭菌时间也需要5~10小时,灭菌过程浪费能源、耗时费工、效率较低是其缺陷。
公开号为102047813A的专利公开了食用菌培养料灭菌和接种工艺,将木屑、鲜酒糟、碳酸钙、硫酸钙入甑锅进行灭菌3~4小时,采用风机、搅拌机冷却后接液体菌种,然后装袋,该发明的缺陷在于冷却过程和装袋过程无法达到无菌操作要求,二次污染的杂菌如霉菌生长速度快于食用菌,从而容易导致培菌失败,另外,甑锅因无搅拌装置所以灭菌时间长、灭菌不均匀,而且目前酿酒行业的广泛使用的甑锅属于常压容器,其灭菌压力和温度都难以保证灭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鲜酒糟蕈菌栽培基料的制作方法,将鲜酒糟脱酸处理后作为栽培蕈菌的基料,改进灭菌工艺、提高灭菌效果、缩短灭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鲜酒糟蕈菌栽培基料的制作方法,采用两次配料、两次灭菌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次配料:向膨化罐加入重量份100份的鲜酒糟、2~4质量份生石灰和1~2质量份碳酸钙,调节pH至6.5~8.0,加热升温至50~80℃常压下维持10~20分钟促进脱酸;
第二次配料:向经过上述一次配料后的膨化罐中加入5~20质量份麸皮或米糠、1~10质量份菜粕、0~3质量份红糖或糖蜜,形成栽培基料,关闭膨化罐进料口,升温进入灭菌过程;
第一次灭菌:温度保持在105~120℃、压力0.05~0.2MPa,维持20~40分钟,灭菌过程一直进行搅拌使物料均匀受热;第一次灭菌结束后,栽培基料温度50~100℃时装袋封口;
第二次灭菌:对上述一次灭菌装袋的基质于密闭环境中常压灭菌,温度90~100℃,保持30~60分钟,杀死菌袋及装料过程带入的杂菌,灭菌结束后自然冷却,制得鲜酒糟蕈菌栽培基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常规的栽培基料制作方法不能有效将鲜酒糟排酸,需要通过鲜酒糟干燥的方式进行排酸,本发明创造通过采用两次配料方法,可以直接使用鲜酒糟作为栽培基料,第一次配料既是预热过程,也是排酸过程,因此可以节省鲜酒糟的干燥成本;
本发明采用两次灭菌过程,第一次灭菌过程中蒸汽穿透基料,并搅拌使之均匀受热,常规方法热量不能直接穿透袋装基料,因此本发明热效率高、传热快、灭菌没有死角,第二次灭菌过程主要是杀灭装袋过程中由环境带入的杂菌,使栽培基料彻底灭菌。
本发明操作步骤多,需要高压蒸料设备,但各步骤衔接紧密、连续性强,并均可实现机械化操作,灭菌时间缩短至1~2小时,工作效率仍比常规方法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生力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泰安生力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0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