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座椅可移式多用途四轮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1383.X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8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刘立冬;晋浩奇;宋晨;李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5/007 | 分类号: | B62K5/007;B60N2/005;B60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可移式 多用途 电动车 | ||
1.用于一种电动车的可移式的副座椅(13),所述电动车是一种多用途四轮电动车,所述电动车既可实现远距离代步也可近距离或在狭小空间内灵活行动,副座椅(13)既可通过副座椅固定装置(12)固定在车内也可从车内移出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手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一个后车门,其中,所述后车门向下开启,从而为副座椅的移出、移入提供一个斜坡,
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座椅(13)包括:
把手(16),拉杆(17),椅背(18),椅座(19),椅扶手(20),固定肋板(29),上稳定杆(21),下稳定杆(22),脚踏板(23),作为手推车前轮的定向轮(24),手推车底盘(25),作为手推车后轮的万向轮(26),气弹簧外壳(27),气弹簧内柱(28),
其中
把手(16)和拉杆(17)通过螺栓连接,在其连接处设计成一定偏心,当把手(16)在旋转时就会产生一个附加压紧力压紧拉杆(17),起到锁紧作用,
拉杆(17)可在椅背(18)背后的深槽内上下移动,并在深槽内设有三个定位点,用于拉杆(17)在不同位置的固定,
固定肋板(29)用于椅座(19)的固定和支撑,对椅座(19)进行直接固定,
上稳定杆(21)和下稳定杆(22)相连成一个稳定杆组,该稳定杆组用于防止椅座(19)发生转动并对椅座(19)提供辅助支撑,
定向轮(24)用于方便将手推车(13)推入导槽(34)内固定,
万向轮(26)用于方便手推车(13)独立使用时的灵活转向,
脚踏板(23)可根据需要伸缩并固定在两位,即:在副座椅(13)展开时,脚踏板(23)可从折叠的副座椅(13)中移出;在副座椅(13)折叠时,即把脚踏板(23)推入手推车底盘(25)内,气弹簧外壳(27)固定在手推车底盘(25)上,气弹簧内柱(28)可在气弹簧外壳(27)内上下移动,并可在任意位置锁死,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直至舒适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座椅(13),其特征在于:
在上稳定杆(21)上固定有载物网,
当椅座(19)上升时,上稳定杆(21)和下稳定杆(22)的位置随着发生变化,上稳定杆(21)向下转动,将载物网口打开,固定在上稳定杆(21)上的载物网就随之展开形成一个网兜;在椅座(19)下降的时候,上稳定杆(21)和下稳定杆(22)的位置也随着发生变化,上稳定杆(21)向上转动,将载物网口关闭,上稳定杆(21)上固定的载物网会随之拉伸,将网兜收起,减少网兜所占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副座椅(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包括:
前储物舱(1),其位于车身的头部,用于物品存放,并用于在遇到意外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
车身(2),
前轮组(3),
侧车门(4),分别位于车身左右两侧,
方向盘(5),
蓄电池盖(6),
主驾驶座(7),
后轮组(8),
后车门气弹簧(9),
后车门(10),
副座椅固定装置(12),用于把副座椅(13)锁死在副座椅固定装置(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座椅(13),其特征在于:
侧车门(4)是所述车身(2)两侧可向上开启的车门,在侧车门(4)下方各有一个蓄电池盖(6),用于安放蓄电池,
所述后车门(10)可在后车门气弹簧(9)和人助力的作用下,向下开启,形成一定角度的斜坡,方便副座椅(13)的移出、移入,
主驾驶座(7)一侧的副座椅(13)被副座椅固定装置(12)固定在电动车底架(45)该侧的凹槽内,
当需要将副座椅移出电动车之外时,副座椅固定装置(12)被打开,副座椅即可从车内移出并成为独立的四轮手推车,
所述电动车的座椅布局是从单排双座和双排单座中选出的一种,其中主座椅为驾驶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3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动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扁平电缆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