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夜光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1824.6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2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石俊涛;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景泰反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G02B1/10;G09F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夜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夜光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反光膜技术诞生以来,反光材料作为一种安全防护产品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行、消防、机场、车牌照等各种行业。反光材料在一定的光源照射下能产生强烈的反光效果,为黑暗中的行人或者夜间作业人员提供最有效、最可靠的安全保障。随着反光材料的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地扩大,目前反光丝用于装潢、建筑、安全以及服装等领域,起到装饰和警示的作用。特别是在夜间,反光的效果能够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提高夜晚出行的安全性能以及起到美化的效果。然而目前反光丝在夜间只能在灯光照射下具有反光效果,起到警示的作用,在无灯光的情况下不能自发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点,设计了一种同时具有自发光和反光双重效果的反光夜光丝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反光夜光丝,包括PET膜,PET膜上涂有光固化剂层,光固化剂层上均匀的撒有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嵌入面与光固化剂层之间设有焦点树脂层,其中,光固化剂层包括聚酯胶水、稀释剂、胶黏剂、固化剂以及荧光发光剂。
光固化剂层上均匀的撒有玻璃微珠,具有逆向回归发射性能,将大多数光线直接反射回光源处,具有较强的反光警示功效,同时,在夜晚或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具有回归反光效果,可以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光固化剂层中含有荧光发光剂,在夜晚及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荧光可通过玻璃微珠,反光夜光丝也具有自行发光作用,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使反光丝的功能更进一步增强,安全指示性更加可靠,用途更加广泛。玻璃微珠的嵌入面与光固化剂层之间设有焦点树脂层。可根据情况增加或者不增加焦点树脂层,增加焦点树脂层可应用于定向反光膜,焦点树脂层具有较好的光透过率和折射率。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的直径为30-100μm。玻璃微珠的直径以及玻璃微珠的覆盖率均会影响织物的反光效果,其中玻璃微珠的直径以及玻璃微珠的数量决定了玻璃微珠的覆盖率,因此玻璃微珠的直径大小是影响反光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当玻璃微珠的直径较小时,排列在反光层的玻璃微珠数量增多,玻璃微珠之间容易粘连或者出现摞珠、缺珠的现象,从而造成玻璃微珠分布不均匀,玻璃微珠的覆盖率下降,玻璃微珠的覆盖率低则织物表面有效反光面积低,另外玻璃微珠的直径较小则单个玻璃微珠发光强度低,综合结果是发射光强度低,从而导致反射的效果不佳;当玻璃微珠的直径较大时,玻璃微珠在反光层排列均匀,则玻璃微珠覆盖率提高,织物的反光强度增强,反射效果较好。
一种反光夜光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PET膜上涂上光固化剂层,光固化剂层的厚度为25-50μm;
步骤二:待光固化剂层稳定10~120min后,在光固化剂层表面涂敷焦点树脂层;
步骤三:向步骤二的焦点树脂层表面均匀的撒上单层排列的玻璃微珠,玻璃微珠的1/3-1/2嵌入到光固化剂层,采用紫外灯管照射5-60秒;
步骤四:向步骤三中裸露在外的玻璃微珠面上涂保护胶层。
首先在PET膜上涂光固化剂,再在光固化剂层表面涂焦点树脂层,再植珠,最后在植珠层表面涂保护剂层。焦点树脂层中的树脂与光固化剂层具有不同的粘度和硬度,且具有较好的光透过率和折射率,有利于光固化剂层中的荧光发散至玻璃微珠,起到发光作用。
作为优选,步骤四之后还包括分切步骤和剥除保护胶层的步骤。在玻璃微珠表面涂敷保护胶层是为了避免后续工艺中切削剪切导致玻璃微珠剥落,当分切完成后,即可以剥除保护胶层;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暂不剥除保护胶层,待完成后续的工艺(比如将反光夜光丝与其它材料混纺)后,再剥除保护胶层。
作为优选,步骤四中保护胶层的厚度为10-30um。保护胶层对玻璃微珠起到保护作用,保护胶层过薄,起不到稳定和保护玻璃微珠的作用,保护胶层过厚,较浪费原料,增大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光固化剂层中聚酯胶水、稀释剂、胶黏剂、固化剂以及荧光发光剂的重量配比的为5:1:2:2:3。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反光夜光丝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景泰反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景泰反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器底面专用清洁刷
- 下一篇:一种带伴音播放功能电视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