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2219.0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陈虹;裴乃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虹达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41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工业园区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印染废水属于含有一定量难生物降解物质的有机性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高(COD),色度深,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生物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3大类。但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单一处理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大多采用几种方法的组合来完成对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目前国内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普遍采用物化处理+生化处理装置,但是如果处理水水质较复杂,则出水中的COD、色度和盐度都较高,排放水无法满足环保的要求。如专利号为CN200910031911.X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由调节池、提升泵、混凝系统、初沉池、接触氧化沉淀系统、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污泥泵、污泥浓缩池九个部分组成。这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了混凝、接触氧化、砂滤和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在物化处理混凝工艺和生化处理接触氧化工艺之后添加了砂滤和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工艺,对高浓度、高色度的印染废水具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还是需要多级沉淀,占地面积大,在处理过程中要投放混凝剂、助凝剂等化学助剂,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容易造成被处理水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步骤:生化处理,铁炭微电解曝气处理,沉淀池沉淀处理和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处理,印染废水从生化池进入先经生化处理,接着在第一调节池调整pH至2~5,然后进入铁炭微电解曝气池进行铁炭微电解处理,再进入第二调节池调整pH至7~9,然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最后进入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过滤,经过滤后的处理水即为净水而被回收利用。
作为改进,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包括膜管、给膜管内增加水压的增压泵、设置在膜管内的具有可反冲洗的功能的管式微滤膜,所述管式微滤膜是由聚偏氟乙烯材制成的微滤膜镶嵌在由聚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制成的微孔骨架内而形成的管式微滤膜。
作为改进,所述镶嵌的方法可选择为在聚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微孔骨架内充满微滤膜材料。
作为改进,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上还可设有浓缩废水出口,浓缩废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相连接。
再改进,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具有可反冲洗的功能,即净水由膜管外部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到内部,而除去镶嵌到膜孔中的颗粒,以保持微滤膜的持久良好的过滤性能。
再改进,所述沉淀池沉淀后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压渣后被填埋处理或作为肥料回收利用。
作为改进,所述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中膜管内部水流速度优选为:3~4.5米/秒。
作为改进,所述微滤膜的截留微孔的孔径可优选为0.1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铁炭微电解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利用铁炭微电解的方法代替原来絮凝剂和多级沉淀来降低COD(耗氧量致标80以下)和色度,明显改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同时减少了絮凝剂的使用及被处理水的二次污染;以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代替传统的多级沉淀和吸附法,一方面减少了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减少了吸附剂的使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因此,本发明废水处理效果好、过滤膜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处理后得到的水其水质完全达至回用水要求,从而,有效解决了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管式微滤膜结构纵截面电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中管式微滤膜结构横截面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步骤:生化处理、铁炭微电解曝气处理、沉淀池沉淀处理和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处理,印染废水从生化池进入先经生化处理,接着在第一调节池调整pH至2~5,然后进入铁炭微电解曝气池进行铁炭微电解处理,再进入第二调节池调整pH至7~9,然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最后进入管式微滤膜错流过滤装置过滤,经过滤后的处理水即为净水而被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虹达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虹达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2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