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对称二肟酯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3184.2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0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超;王永林;王辰龙;麻忠利;姚丽秀;胡伟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23/47 | 分类号: | C07C323/47;C07C319/20;C07C251/66;C07C249/12;C07D307/83;C07D333/78;C07D307/77;C07D209/94;C07C251/44;C07C323/22;C07C49/84;C08F2/48;G03F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称 酯化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1.通式Ⅰ化合物,
其中
Ar1为被X1取代的邻亚苯基,邻亚苯基以相邻的两个原子与Y1和羰基相连构成并环结构,其余原子上的取代基各自为氢原子,卤素原子,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硫基,C1‐C4烷基苯氧基,C1‐C4烷基苯硫基;
Ar2为亚苯基;
n为0或1;
X1为O、S、NR18;
Y1为(CH2)mCR15R16;m为0或1;
R1为氢原子,C1‐C18烷基,任意被一个或多个C3‐C7环烷基、苯基取代的C1‐C18烷基,C3‐C8环烷基;
R2,R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C1‐C18烷基;
或R2,R3各自独立地为苯基;
或R2,R3各自独立地为苯甲酰基;
R15,R1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C1‐C18烷基;
R18为C1‐C18烷基或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式Ⅰ化合物,其更具体的结构式如通式Ⅱ所示,
其中
R4,R5,R6,R7,R8,R9,R1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C1-C12烷基;
X1为O或S;
Y1为CR15R16;
其他取代基定义同权利要求1。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通式Ⅰ化合物,其中通式Ⅱ化合物中,
R4,R5,R6,R7,R8,R9,R10均为氢原子;
X1为O或S;
Y1为CH2、CHCH3或C(CH3)2;
n=1;
R1为C1‐C12烷基,任意被一个或多个C3‐C7环烷基、苯基取代的C1‐C12烷基;
R2,R3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苯基;
其他基团定义同权利要求2中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式Ⅰ化合物,其具体结构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31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