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位增敏型集成波导光学生化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3205.0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韩秀友;赵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 增敏型 集成 波导 光学 生化 传感器 | ||
1.一种相位增敏型集成波导光学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该集成波导光学生化传感器(1)包括光路部分、传感支路和电路部分;
光路部分在集成波导光学生化传感器(1)前部,包括激光器(2),第一直光波导(3),第一光波导定向耦合器(4),第二直光波导(5),第三直光波导(6),波导微环(7),传感池(8),第二光波导定向耦合器(9),第四直光波导(10)和第五直光波导(11),第一光电探测器(12)和第二光电探测器(13);
电路部分在集成波导光学生化传感器(1)后部,包括第一连接电路(14),第二连接电路(15),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16);
传感支路包括第一传感支路(17)和第二传感支路(18);第二直光波导(5)与波导微环(7)构成第一传感支路(17),两者之间处于过耦合状态,波导微环(7)为第一传感支路(17)提供相位增敏功能;第三直光波导(6)为第二传感支路(18);第二直波导(5)与第三直波导(6)的长度相同;传感池(8)覆盖第一传感支路(17)和第二传感支路(18);
第一直光波导(3)为光波输入端口,第四直光波导(10)和第五直光波导(11)分别为两个光波输出端口;第四直光波导(10)和第五直光波导(11)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增敏型集成波导光学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激光器(2)为单波长激光器。
3.一种相位增敏型集成波导光学生化传感器的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a.激光器(2)输出单波长光波经第一直光波导(3)进入第一光波导定向耦合器(4)分成两路,分别进入第一传感支路(17)和第二传感支路(18);第一传感支路(17)中光波经第二直光波导(5)耦合进入波导微环(7),光波在微环波导(7)中传播,相位改变受到增敏作用,然后耦合输出至第二光波导定向耦合器(9)的输入端口;第二传感支路(18)中光波经第三直光波导(6)输出至第二光波导定向耦合器(9)的另一输入端口;
b.第一传感支路(17)和第二传感支路(18)输出的光波经第二光波导定向耦合器(9)耦合分束后进入第四直光波导(10)和第五直光波导(11);
c.第四直光波导(10)和第五直光波导(11)输出的光波分别进入第一光电探测器(12)和第二光电探测器(13)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的光电流分别经第一连接电路(14)和第二连接电路(15)进入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16)转换为光功率值;
d.由第一连接电路(14)进入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16)的光电流转换的光功率值P1和由第二连接电路(15)进入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16)的光电流转换的光功率值P2的比值满足
其中|H|为波导微环(7)的幅度响应函数,Φ为波导微环(7)的相位响应,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κ为第二直光波导(5)与微环(7)的强度耦合系数,γ为微环(7)的光波传输强度损耗因子,φ=2πNL/λ为光波在微环(7)中的传输相位,L为导微环(7)的周长,λ为激光器(2)输出光波的波长,N为传感池(8)覆盖波导的有效折射率;
待测生化样品溶液的浓度不同,其折射率相比于没有待测样品的纯液体的折射率差值Δnc不同,使得波导的有效折射率N不同,波导微环(7)的相位响应Φ则不同,进而引起第四直光波导(10)和第五直光波导(11)输出光功率的比值R不同;利用两路光功率的比值R,计算得到待测样品溶液的折射率变化量Δnc,进而获得待测生化样品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32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造机主油缸安装结构
- 下一篇:基于触摸板开关控制的灯光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