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滤清器的固定支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3607.0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穆海宁;金艳芳;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滤清 固定 支架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燃油滤清器的固定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燃油滤清器是汽车发动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于汽车的燃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用于将燃油中的杂质过滤掉,以向发动机提供洁净无杂质的燃油。
整车设计中,为了追求车体内部的宽大空间,设计时尽可能的压缩汽车底盘上各零部件占据的空间。对于燃油滤清器,图1为现有技术中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燃油滤清器支架和燃油箱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燃油滤清器3占据的底盘空间,通过一个圆箍形的支架1捆住燃油滤清器3,然后将支架1和燃油滤清器3整体直接固定到燃油箱2的外表面上。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燃油滤清器连同燃油箱一起布置于汽车的底部,而且燃油滤清器没有防护措施,而汽车的使用环境复杂,汽车车底常遇到各种杂物如石子、玻璃的冲击,这些杂物有可能导致燃油滤清器表面的保护涂层剥落,从而使其容易锈蚀;更进一步的,尖锐的杂物有可能穿透燃油滤清器,导致漏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支架无法在复杂的汽车使用环境中保护燃油滤清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固定支架及汽车,在复杂的汽车使用环境中有效的保护燃油滤清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燃油滤清器的固定支架,包括:
罩体,燃油滤清器固定于所述罩体上,所述罩体包括一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燃油滤清器,所述承载部至少能覆盖所述燃油滤清器的一个平行投影面;
连接件,所述罩体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汽车的燃油箱上。
上述的固定支架,可选的,所述罩体为板状结构、网格状结构或格栅状结构。
上述的固定支架,进一步的,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燃油滤清器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罩体可拆卸式连接。
上述的固定支架,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为一筒体,所述筒体为分体式结构。
上述的固定支架,优选的,所述筒体在其轴向上的两个端面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筒体上还开设有三个与所述通孔相连的径向间隙,所述径向间隙将所述筒体分隔为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
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与第一壳体可打开式连接。
上述的固定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在所述筒体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连接。
上述的固定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部位的外表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螺孔,两个所述凸台通过螺接在所述螺孔中的螺钉连接。
上述的固定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为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三壳体外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外表面的面积。
上述的固定支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管卡。
一种汽车,包括燃油箱以及通过支架固定在燃油箱上的燃油滤清器,所述支架为上述的固定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燃油滤清器的固定支架,承载部用于承载燃油滤清器,由于其在面积上至少能够覆盖燃油滤清器的一个平行投影面,在实际使用中,承载部至少能够防护燃油滤清器靠地的一面,当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地面有杂物因外力压飞而冲击燃油滤清器时,承载部将燃油滤清器与杂物隔离,使燃油滤清器的保护涂层不会因为杂物冲击而脱落,更不会发生击穿漏油现象,从而有效的保护燃油滤清器。
优选地,当本发明提供的固定支架为筒体时,更做到了对燃油滤清器的全面防护。
由于上述固定支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固定支架的汽车也当然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燃油滤清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燃油滤清器支架和燃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和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和燃油滤清器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3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