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4548.9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娜;钟海燕;张绍林;陈振宜;庞拂飞;王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变 光纤 内窥镜 管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管线,特别是涉以一种可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应用于通信和医疗卫生行业,特别是应用于内窥镜的光纤信号线领域。
背景技术
内窥镜广泛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直观,创伤小的优点。但是如果内窥镜的管子犹如光纤粗细,这样对人体的损伤会更小,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如果内窥镜的管子犹如细线,如几根光纤粗细,这样一来,甚至可以通过血管达到人体的各部,但目前还没有有关这方面技术产品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在光纤束的表面包覆多条薄膜,该薄膜可以通过细的导线电控伸缩,借以改变内窥镜光纤束探头的方向和形状,可用于空间成像。本发明弯折变形光纤束应用于内窥镜管线中,将会降低内窥镜的管径,降低病人的痛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包括包括光纤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的表面包覆一层薄膜或光纤之间有薄膜,形成薄膜包覆光纤内芯的复合结构,所述薄膜的材料为电致伸缩材料或压电材料,外部控制电源通过具有绝缘层包覆的细导线接通所述薄膜施加电场作用,使所述薄膜沿着所述光纤束长度的延伸方向发生伸缩变形,使光纤束发生弯曲变形;光纤束的外表有一层柔韧高分子保护层。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薄膜为条块状薄膜组合而成,对不同条块的薄膜分别独立施加电场作用。
作为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光纤束的变形区段,沿着光纤的周向对称包覆两块的薄膜,使两块薄膜隔着光纤束相对位置设置,分别对两块薄膜施加电压相反的电场作用,使一块薄膜发生伸长变形,且使另一块薄膜发生收缩变形,从而使光纤束在其变形区段发生弯折变形。
作为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外部电源,分别向在光纤的变形区段的不同的薄膜施加设定的电场作用,从而控制光纤束的变形状态。
上述薄膜的材料为乙酸乙烯酯、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甲酸乙烯酯中的任意几种化合物和亚乙烯基二氰的共聚物,或为聚偏氟乙烯类化合物,或为压电晶体,或为压电陶瓷。
上述薄膜的材料优选为聚双氟亚乙烯。
本发明弯折变形光纤能应用与内窥镜管线中,内窥镜管线由光纤构成,在光纤束的表面包覆薄膜,形成薄膜包覆光纤内芯的复合结构,薄膜的材料为电致伸缩材料或压电材料,外部电源通过具有绝缘层包覆的细导线向薄膜施加电场作用,使薄膜沿着光纤束长度的延伸方向发生伸缩变形,使光纤束发生弯曲变形,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外部电源,从而控制光纤束的变形状态,使光纤能够根据医生的控制而自主变换方向,并到达目标医疗检测部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1.本发明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的光纤束表面包覆多条薄膜,该薄膜可以通过细的导线电控伸缩,实现光纤的可控弯折变形;
2. 本发明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能广泛用于通信和医疗卫生行业,特别是在医疗卫生内窥镜的应用上,光纤能够随医生控制而自主变换方向,简化内窥镜结构,显著降低内窥镜的管径,降低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一种方向弯曲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另一种方向的弯曲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述如下: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本可弯折变形光纤束内窥镜管线,包括光纤束1,在光纤束1的表面包覆薄膜2,形成薄膜包覆光纤内芯的复合结构,薄膜2的材料压电材料聚偏氟乙烯,外部电源通过具有绝缘层包覆的细导线3向薄膜2施加电场作用,使薄膜2沿着光纤束1长度的延伸方向发生伸缩变形,使光纤束1发生弯曲变形。在本实施例中,薄膜2为条块状薄膜组合而成,每一小块薄膜2连接一根绝缘层包覆的铜丝,铜丝后连接电源,对不同条块的薄膜2分别独立施加电场作用。光纤束的外表面为一层保护层4,有利于光纤的柔韧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4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