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皮腹膜缝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4587.9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应德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9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膜 缝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皮腹膜缝合系统。
背景技术
腹腔镜是外科治疗应用越来越多的技术,腹腔镜手术一般在体表留有二个以上通达腹腔的1cm的腹壁切口。切口深层的有效缝合和止血,能有效避免造成切口深层出血、愈合困难,出现脏器与腹壁粘连、疝气、出血、血肿等情况的发生。
现有腹腔镜手术后,腹壁穿孔缝合所使用的缝合针,是由针体和针体上设有穿线孔组成的手术后所使用的一般缝合针,由于腹腔镜手术穿孔小,腹壁较厚,手术后使用这种一般缝合针难以缝合到腹壁深层,不能达到全层缝合,腹壁内常有隐性出血形成血肿或流入腹腔致腹腔积血,腹腔气体排出、麻醉结束后患者肠功能恢复,腹腔脏器易与未闭合的腹膜孔处粘连、甚至发生腹壁疝,不利于预防上述手术并发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缝合腹壁深层,达到全层缝合,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经皮腹膜缝合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皮腹膜缝合系统,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针芯;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和引线环,所述针芯或引线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内,并且所述针芯和引线环以相互替换的方式设置在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内;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和拔线钩,所述拔线钩的前部具有用于钩住引线环的钩状结构,所述针芯或拔线钩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内,并且所述针芯和拔线钩以相互替换的方式设置在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内。
作为优化,所述针芯包括针柄和针尖以及位于针柄和针尖之间的针身,所述针柄、针身和针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拔线钩为实心圆棒状。
所述拔线钩前部的钩状结构是从拔线钩的外壁向拔线钩的轴线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从拔线钩的外壁向拔线钩的轴线延伸的延伸线与拔线钩轴线的夹角为30~45°。所述引线环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经皮腹膜缝合系统设计精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针芯,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和拔线钩可以到达腹壁深层,能够缝合到腹壁深层,达到全层缝合,有利于伤口愈合,适用于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孔缝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当针芯设置在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内时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线环设置在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内时第一组件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为第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10、针芯11、针柄12、针身13、针尖14、引线环15、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20、拔线钩21、钩状结构22、缝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5,经皮腹膜缝合系统,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针芯11;第一组件包括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10和引线环15,针芯11或引线环15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10内,并且针芯11和引线环15以相互替换的方式设置在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10内(即针芯11和引线环15不能同时设置在第一中空的圆管状针套10内);第二组件包括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20和拔线钩21,拔线钩21的前部具有用于钩住引线环15的钩状结构22,针芯11或拔线钩2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20内,并且针芯11和拔线钩21以相互替换的方式设置在第二中空的圆管状针套20内。拔线钩21的最前端为圆滑的结构,避免使用过程中刺破腹腔脏器。
针芯11包括针柄12和针尖14以及位于针柄12和针尖14之间的针身13,针柄12、针身13和针尖14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设计提高了针芯11的强度,避免遇到较胖病人在缝合过程中出现针芯11弯折等情况,还可以在针柄12上设置防滑花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4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爬楼梯越障电动轮椅
- 下一篇:一种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