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高产品种育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4627.X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郭高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15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高产 品种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小麦高产品种育种方法,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政策,交通业、企业、文化娱乐事业,城镇房地开发旅游业等迅速发展,对土地的占用量相等巨多。对粮食的增加总量只有在育种上下功夫,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是增加粮食总量根本出路。特别是小麦,是唯一农作物中营养最高的细粮作物。如何提高小麦总产量,穗粒数量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基础因素。过去小麦大穗品种,存在穗长排数稀,穗粒数不多,排粒数以3粒为主,2粒为辅,单株分蘖少,茎杆细而高易倒伏,不宜栽培推广,基本淘汰。
小麦种植过程中,出现大穗、多粒的突变种还是能够较常遇到的,以这些突变种为亲本进行选育和/或杂交,有利于得到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这也是现有小麦高产品种的主要来源。但是,现有的穗高产品种,其穗粒数都在40粒以内,虽然是低茎杆抗倒伏,但增产潜力不大。在同等条件下,穗粒数增加10粒,按三个四的标准(亩穗数40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0克)亩可增产160kg,增幅8%。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穗粒数能够超过50粒的高产小麦育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麦高产品种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当年穗长14-16cm,单穗粒数60-80的突变种,命名F1,选择其中大粒、肥粒种子,于当年秋点播;
(2)次年采收穗粒保持在60-80粒的F1的果穗,选择大粒、肥粒种子,于当年秋点播;
(3)步骤(2)重复2-3次;
(4)步骤(3)第2次或第3次点播后,选择健壮的F1的果穗取出雄花套袋封闭,选择济麦22号,以其雄花为所述F1的果穗授粉,最后封闭,命名F2;
(5)次年采收F2,得到小麦高产品种。
但是,穗粒数多的突变种选育过程中,在节气气候条件变化正常的情况下,较易出现叶锈,因此,为了保持穗种的健康,需要在步骤(2)和步骤(3)种植选育种子的过程中,于点播后的次年5月下旬(叶锈一般出现在这个阶段)喷打粉锈宁、烯唑醇两次,之后再进行磷酸二氢钾喷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育成的高产麦种,既克服了过去大穗型茎高粒少,倒伏的缺点;又克服了现有品种茎低穗粒数少,增产潜力小的缺点。具有抗倒伏、穗粒数多达50-55粒,增产潜力大的优点,是当前小麦品种中粒数最多的一个品种。
此项小麦品种的育种填补了国内外的小麦高产品种的空白。此品种在我国现有的种植面积上亩增产160kg计算,可给我国增加数百亿斤小麦的产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高升1号(F1)小麦品种的选择,2009年在石麦15小麦品种田异变发现而选育。当时发现一株五蘖,长穗、多粒型、穗种,在2009年秋季进行穗行铺点种至2013年连续提纯选育而成,2013年与济麦22杂交培育2穗,命名为襄汾1号(F2)。2013年秋季点种,2014年顺利培育出穗粒数50-55粒的优良多粒型品种,给我国小麦单位面积增产提供了一个新品种。具体如下
1、2009年,在石麦15号小麦品种田发现异变品种,当时一株五蘖,穗长约15cm,5穗粒数分别为64-80粒,基本达到普通小麦两穗穗粒数。
2、从5穗中分别选大粒、肥粒35-40粒,在09年秋季分别进行编号后穗行铺点种。2010年5月下旬观察,发现穗位叶(旗叶)下部叶片有叶锈,经过喷打粉锈宁、烯唑醇两次除叶锈,后再进行磷酸二氢钾喷施,使小麦穗保持原有的穗种。
3、2010年6月10日秋收后,70%穗保持在60-80粒,大粒,肥粒全部选出,小粒淘汰,2010年秋季穗行铺点种,同等条件管理。
4、2011年5月7日,早期气温高,无叶锈现象,秋季再次进行选育。
5、2012年5月下旬,前期气温低,发现叶锈现象。2012年秋季点播,2013年5月下旬又发现叶锈现象。
同年,在高升1号(F1)授粉期,选其中2株取出雄花进行套袋封闭,再选两株济麦22号,取其雄花给以上两株高升1号(F1)小麦授粉,最后封闭。并命名为襄汾1号(F2)。
6、2013年6月10日单独采收两穗襄汾1号(F2),穗粒饱满,2013年9月进行2穗选育,穗行铺点播,每穗30粒;同时同条件播种同时采收的高升1号(F1)穗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4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