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5386.0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苗苗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42499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臭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
背景技术
口臭,也有称“口气”的,就是人口中散发出来的令别人厌烦、使自己尴尬的难闻的口气。它会使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敢与人近距离交往,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正常的人际,情感交流,令人十分苦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该药物疗效确切,综合调理,治疗后不易复发、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药物为原料药:
黄连1~2、薄荷1~2,生地黄2~4、天冬2~4、石斛2~4、茵陈2~4、枳实2~4、麦冬2~4、枇杷叶2~4、甘草2~4;
按照常规方法将上述药物熬制成汤剂制成。
本发明组方中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等功效;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等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具有清热凉血等功效;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等症;石斛:味甘,性微寒,入胃、肾经,具有滋阴清热、润肺养胃、强筋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痛干呕、咳嗽少痰等症;茵陈,性微寒,味辛、苦;归胃经、胆经、脾经、肝经,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等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枳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具有积滞内停,痞满胀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咽白喉等症;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等症;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功效。
为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做了如下临床验证:
患者选取
在医院门诊随机选取80名口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发明药物,每日三次,口服。
对照组:薄荷桉油含片,每日1-2片。
2天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1周,每日随访一次,治疗前和用药后分别做评价,治疗前、复诊及随访时填写病例报告表。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均不得合并使用任何其它治疗口臭的药物和可能影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的药品。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治疗六个疗程后,口臭的治疗总有效率如下:治疗组87.5%,对照组75.0%,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口臭治疗后发作的疗效比较
临床观察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口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且本发明药物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称取下述原料药:
黄连10克、薄荷10克,生地黄10克、天冬10克、石斛10克、茵陈10克、枳实20克、 麦冬20克、枇杷叶20克、甘草20克;
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汤剂,口服,一剂三次,每日一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称取下述原料药:
黄连15克、薄荷15克,生地黄15克、天冬15克、石斛15克、茵陈15克、枳实30克、麦冬30克、枇杷叶30克、甘草30克;
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汤剂,口服,一剂三次,每日一剂。
实施例3
黄连20克、薄荷20克,生地黄20克、天冬20克、石斛20克、茵陈20克、枳实40克、麦冬40克、枇杷叶40克、甘草4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苗苗,未经孙苗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