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喷涂工件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5439.9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乐;李忠国;严帅;王凯;刘达;丁庆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喷涂 工件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夹持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等离子喷涂工件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喷涂工艺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力相对于接触式加工较小。其加工的特殊性导致了工件夹持装置的简陋,而夹具的过于简陋又造成了喷涂质量的不确定性,并且一些喷涂工艺中的夹具规格、尺寸单一,无法满足各种工件喷涂时的装夹要求,加工前工件大多需要经过打磨等前处理。一些工件材料性质特殊(超硬材料),难以打磨加工,提高了实验的复杂程度。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针对等离子喷涂工艺,在一般夹持装置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关设计与修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等离子喷涂工件夹持装置。此装置设计简单,安装方便,能在等离子喷涂工艺中大规模普及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等离子喷涂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夹具体部分、夹持体部分和丝杠部分,所述夹具体部分包括竖直设置的左夹具杆、水平设置的右夹具杆和夹具连接杆,所述左夹具杆和右夹具杆分别连接在所述夹具连接杆的两端,所述左夹具杆和右夹具杆的表面分别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左部凹槽和右部凹槽;
所述夹持体部分包括夹紧元件及分别水平设置的左夹持体和右夹持体,所述左夹持体和右夹持体分别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左部凹槽和右部凹槽内,所述夹紧元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夹持体和右夹持体上,所述左夹持体和右夹持体上分别开设有夹持体螺孔;
所述丝杠部分包括丝杆和丝杠套圈,所述丝杠套圈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夹具体和右夹具体的端部,所述丝杠套圈中部开设有套圈螺孔,所述丝杠包括前螺纹杆和后螺纹杆,所述前螺纹杆分别与所述夹持体螺孔配合,所述后螺纹杆与套圈螺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左夹持体包括左夹持体主杆和左夹持体支杆,所述右夹持体包括右夹持体主杆和右夹持体支杆,所述夹持体螺孔分别开设在所述左夹持体主杆和右夹持体主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元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夹持支杆和右夹持支杆上,并能夹持方形和圆柱型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左部凹槽和右部凹槽均为燕尾槽,所述左夹持体主杆和右夹持体主杆的背部设置梯形导轨,所述梯形导轨能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体螺孔与所述前螺纹杆形成丝杠螺母副,旋向为左旋。
进一步地,所述后螺纹杆与所述套圈螺孔之间配合的旋向为右旋。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外端部还设有丝杠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元件后部设置一用于喷涂过程中来抵靠工件的薄片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对于同一个夹具能够同时装夹不同规格和尺寸的工件,不会出现因工件与夹具尺寸的不同而对工件进行再加工的情况,并且本夹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在等离子喷涂工艺中大规模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夹具体的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夹持体2的视图;
图4是本发明夹持体5的视图;
图5是本发明A-A方向视图;
图6是本发明B-B方向视图;
图7是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丝杠套圈的三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丝杠的视图。
图中,1为夹具体,2为左夹持体,3为左方形夹紧元件,4为右方形夹紧元件,5为右夹持体,6为丝杠,7为丝杠套圈,8为右圆形夹紧元件,9为左圆形夹紧元件,10为六角螺栓,12为丝杠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发明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