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放散方法及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5663.8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马光宇;刘常鹏;贾振;张天赋;李卫东;王永;陈鹏;胡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6 | 分类号: | C21B5/06;C2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放散 方法 自动控制系统 | ||
1.一种高炉煤气放散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使用放散的高炉煤气作为放散系统的点火伴烧气源;放散管(9)中放散的高炉煤气通过点火伴烧器(11)的煤气入口管(16)自动进入点火伴烧器(11)内部;与空气入口管(17)进入的空气混合,并借助点火伴烧器(11)内催化反应室(21),在催化反应作用下被电弧点燃,从点火伴烧器(11)上部喷出火焰;喷出的火焰作为点火伴烧火焰,点燃从放散管(9)中出来的放散高炉煤气。
2.一种高炉煤气放散自动控制系统,高炉煤气主管网(1)通过阀门(3)与放散管(9)相连,在高炉煤气主管网(1)上安装压力检测器(5),压力检测器(5)分别连接主控系统(6),其特征在于,在氮气吹扫管(2)上设置快切阀(8),氮气吹扫管(2)经快切阀(8)连接分子封(13),所述分子封设置在放散管(9)顶部、防风罩(15)底部,分子封(13)设有吹扫氮气入口(14);主控系统(6)连接高压发生器(7),并经高压发生器(7)连接点火伴烧器(11),所述点火伴烧器(11)连接火焰探测组件(12),火焰探测组件(12)另一端与主控系统(6)相连;所述点火伴烧器(11)为3个,且3个点火伴烧器(11)呈120°角分布,安装在防风罩(15)边缘,点火伴烧器(11)上设置有煤气入口管(16)、空气入口管(17)、除水装置(18)、电梯电弧(20)和催化反应室(21),电梯电弧发生器(20)通过高压电缆与高压发生器(7)相连;所述煤气入口管(16)与点火伴烧器(11)垂直方向呈30°角向下插入防风罩(15)内;所述除水装置(18)安装在高炉煤气入口管(16)根部位置,所述空气入口管(17)垂直安装在防风罩(15)外部;电梯电弧发生器(20)安装在煤气入口管(16)和空气入口管(17)的上部,催化反应室(21)安装在电梯电弧发生器(20)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炉煤气放散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高炉煤气主管网(1)上安装阀门(3)为密封调节一体阀门,并设置与其配套的电液执行机构(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炉煤气放散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了配有电液执行机构的密封调节一体阀门对高炉煤气放散系统进行开关及调节控制。当高炉煤气管网压力超过设计放散值时,电液执行机构可以在30~60秒安全可靠的打开密封调节一体阀门,并根据管网压力的波动,调节密封调节一体阀门的开度,控制高炉煤气的放散量,保证管网内压力处于合理范围。当高炉煤气管网压力持续降低,低于设计放散压力时,高炉煤气放散系统从放散状态调整到非放散状态,通过电液执行机构操作密封调节一体阀门实现完全关闭。在放散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氮气吹扫管向分子封内通入氮气,可以利用氮气的浮力在分子封上部钟罩内形成一个高于大气压的区域,阻止空气进入放散管内部,从而防止回火爆炸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6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
- 下一篇:一种膜分离纯化淀粉糖化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