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渐狭蜡蚧菌及其在防治作物线虫和粉虱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55857.8 申请日: 2014-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4195050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0
发明(设计)人: 张艳军;谢明;尉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 张艳军;谢明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01N63/04;A01P5/00;A01P7/04;C12R1/645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100081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渐狭蜡蚧菌 及其 防治 作物 线虫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用于防治作物线虫和粉虱的渐狭蜡蚧菌。 

背景技术

大豆孢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被称为大豆的“癌症”,其所造成的损失比任何一种单一病害所造成的损失都大(Wrather J A,Anderson T R,Arsyad D M,Tan Y,Ploper L D,Porta-Puglia A,Ram H H,Yorinori J T.Soybean disease loss estimates for the top ten soybean-producing countries in1998.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01,23(2):115-121.)由于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对其具有明显抗病性的种质资源,大豆孢囊线虫病仍然是农业生产中的世界性难题。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如二溴氯丙烷、二溴乙烷、呋喃丹等,这些防治线虫的化学农药多是高毒农药,长期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整个生态环境的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大豆胞囊线虫生物防治的理念渐渐被接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物天敌包括捕食线虫的真菌、寄生性真菌和细菌等。其中,淡紫拟青霉的研究最多,且已形成专利。烟粉虱(Bemisia tabaci)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各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烟粉虱的治理主要依赖化学药剂,然而抗药性发展迅速,其对常用的大多数化学农药已产生高水平的抗性和交互抗性(Palumbo J C,Horowitz A R,Prabhaker N.Insecticidal control and resistance management for Bemisia tabaci.Crop Protection,2001,20:739-765.)。鉴于此,寻求有效的防治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方法是未来研究与发展的主要方向。蜡蚧菌是重要的虫生真菌,对害虫、病原真菌和线虫都具有好的寄生效果(Goettel M S,Koike M,Kim J J,Aiuchi D,Shinya R,Brodeur J.Potential of Lecanicillium spp.for management of insects,nematodes and plant diseases.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2008,98:256-261.),该菌在西欧、苏、美、中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有广泛研究和应用。蜡蚧菌最早由Nivter于1861年在斯里兰卡首次发现;Zimmermann于1898年最先将其定名为蜡蚧头孢菌(Cephalosporium lecanii);Viegas于1939年将其并入轮枝菌属,并命名为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Gams和Zare于2001年将蜡蚧菌从轮枝菌属中析出,建立蜡蚧菌属(Lecanillium),现有约15个种(Zare R,Gams W.A revision of Verticillium section Prostrata.IV.The genera Lecanicillium andSimplicillium gen.nov.Nova Hedwigia,2001,73:1-50.)。渐狭蜡蚧茵(L.attenuatum)是Lecanillium属中可寄生线虫和粉虱的一种蜡蚧菌,其可有效寄生植物线虫的卵和雌虫,以及粉虱的卵和若虫。本发明针对这一农业生产的重要需求而研发,发现一种毒杀大豆孢囊线虫并可寄生粉虱的生防真菌,研究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渐狭蜡蚧菌,该菌株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优良生防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渐狭蜡蚧菌菌株,分类命名Lecanicillium attenuatum,于2014年5月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92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艳军;谢明;,未经张艳军;谢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