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6336.4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佩福;张立海;刘道宏;李志锐;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佩福;张立海;刘道宏;李志锐;张浩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7/00;A61M3/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冲洗 滴注 封闭 创面 敷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近些年来治疗复杂性创面的一个革命性进展。1992年,德国医学博士Fleischmann首创将创面封闭与传统负压引流结合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快被广泛应用于体表各种急性或慢性伤口以及溃疡、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战创伤所致组织缺损或脏器外露等情况下创面的覆盖及引流;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感染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在应用NPWT技术的过程中,开孔敷料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敷料填塞并直接覆盖创面组织,用于保持创面湿润,为创面愈合制造适宜的局部环境。在负压吸引下水肿及渗出物经敷料微孔被引流。负压产生的抽吸作用转变为敷料对组织表面的压力,可使部分创面组织陷入敷料孔隙中,从而使创面组织产生微形变和与界面间的应力,引起组织张力发生变化,激活力传导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快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成。因此,敷料是影响NPWT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目前在使用敷料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敷料材料自身的理化特性和结构弊端逐渐显露。有研究人员发现敷料微孔易堵塞,一旦堵塞就会导致负压治疗失效,且会加重污染创面的感染。另一些研究人员对敷料的细菌数量进行定量研究发现:97%的敷料中可发现1种以上的细菌,54%的敷料中有2种以上细菌,在NPWT治疗时敷料中细菌数量维持在104CFU/ml~106CFU/ml的高水平,常规的更换敷料并不能有效减少细菌数量。
此外,不同孔径的敷料还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小孔敷料更容易堵塞,导 致引流不畅;而大孔敷料则容易导致肉芽组织长入微孔内,在更换敷料时引起新鲜出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综上,现有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无法同时解决敷料微孔堵塞和肉芽组织生长至微孔内的问题;且无法实现将药液全方位送达敷料及创面,因此灌洗及冲洗的效果不佳,无法达到临床治疗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创面敷料技术中,敷料易堵塞或者肉芽组织生长至微孔内的双重问题,实现全方位的送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置冲洗滴注管的封闭创面敷料装置,所述敷料装置包括:第一敷料层,第二敷料层,多个内置冲洗滴注管,总管,负压引流管和外置冲洗滴注管;
制备所述第二敷料层的材料的孔径大于制备所述第一敷料层的材料的孔径;所述第二敷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敷料层的上方;
所述内置冲洗滴注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敷料层和所述第二敷料层之间,所述多个内置冲洗滴注管的汇聚端与所述总管的近端相连接,所述内置冲洗滴注管的远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敷料层的边缘;
所述总管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敷料层,其远端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敷料层外部;
所述外置冲洗滴注管置于所述负压引流管内部,其近端与所述总管相连接,远端穿出所述负压引流管;
所述负压引流管的近端具有吸盘状开口,所述吸盘状开口贴附于所述第二敷料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置冲洗滴注管的远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其他外部装置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负压引流管的远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其他外部装置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总管的远端与所述外置冲 洗滴注管的近端采用第三连接装置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敷料层的厚度为0.2cm~1cm,所述第二敷料层的厚度为2cm~5c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制备所述第一敷料层的材料的孔径为200μm~600μm,制备所述第二敷料层的材料的孔径为800μm~1500μ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敷料层和/或所述第二敷料层采用聚氨酯海绵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内置冲洗滴注管的管径为0.05cm~0.2c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总管的管径为0.1cm~0.5c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置冲洗滴注管的管径为0.1cm~0.5c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负压引流管的管径为0.5cm~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佩福;张立海;刘道宏;李志锐;张浩,未经唐佩福;张立海;刘道宏;李志锐;张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瓦机
- 下一篇:带有CFK衬料的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