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模具表面保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6578.3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保税区冠祥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C09D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涵江 |
地址: | 21563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模具 表面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金属模具表面的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被腐蚀后,其外形、色泽、电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将造成设备破坏、管道泄漏、产品污染等事故。为此,需对金属的表面进行保护或处理。目前,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般是在金属表面涂覆涂料或电镀,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但在金属表面涂覆涂料或电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涂料的附着力差,时间长了容易脱落;二是涂覆涂料或者电镀都会引起污染环境的问题,不能满足产品的需要。因此,开发一种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干燥速度较快的金属模具表面的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当前要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干燥速度较快的金属模具表面的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模具表面保护剂,按重量份计,该表面保护剂具有如下组分配方:水性环氧树脂11-24,混合桐油12-26,乙酸乙酯50-65,异辛酸钠2-4,苯并三氮唑0.2-0.4;
所述混合桐油为清漆、松香和熟桐油按照质量比2.2:2.3:6.2在240-260℃混合配置而成。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该表面保护剂具有如下组分配方:水性环氧树脂15-22,混合桐油15-23,乙酸乙酯55-60,异辛酸钠3-3.5,苯并三氮唑0.3-0.35。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该表面保护剂具有如下组分配方:水性环氧树脂20,混合桐油19,乙酸乙酯58,异辛酸钠3.3,苯并三氮唑0.33。
进一步,所述水性环氧树脂为疏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乳液和亲水性胺类固化剂按照质量比(100-130):(30-33)组成。
一种金属模具表面保护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组分配方:水性环氧树脂11-24,混合桐油12-26,乙酸乙酯50-65,异辛酸钠2-4,苯并三氮唑0.2-0.4;
(2)将水性环氧树脂和混合桐油加入反应器中,在120-180℃条件下搅拌1.5-2h至均匀,然后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室温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加入乙酸乙酯、异辛酸钠和苯并三氮唑,搅拌均匀即可。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金属模具表明保护剂的组分配方,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干燥速度较快且组分中不含氟、氯元素,安全环保,不影响涂件的导电性、绝缘性、可焊性,适用于对金属模具的表明保护处理,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较为简单,方便实用,适宜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不限制于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金属模具表面保护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组分配方:水性环氧树脂20,混合桐油19,乙酸乙酯58,异辛酸钠3.3,苯并三氮唑0.33;所述混合桐油为清漆、松香和熟桐油按照质量比2.2:2.3:6.2在240-260℃混合配置而成,水性环氧树脂为疏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乳液和亲水性胺类固化剂按照质量比(100-130):(30-33)组成;
(2)将水性环氧树脂和混合桐油加入反应器中,在120-180℃条件下搅拌1.5-2h至均匀,然后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室温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加入乙酸乙酯、异辛酸钠和苯并三氮唑,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金属模具表面保护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组分配方:水性环氧树脂24,混合桐油26,乙酸乙酯62,异辛酸钠4,苯并三氮唑0.4;其它条件和步骤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一种金属模具表面保护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组分配方:水性环氧树脂10,混合桐油12,乙酸乙酯52,异辛酸钠2.5,苯并三氮唑0.2;其它条件和步骤同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保税区冠祥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保税区冠祥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盔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大檐帽帽前瓦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