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6726.1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伴谦治;山田达范;鹿岛智克;中山胜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00 | 分类号: | H01T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内燃机等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使用于内燃机等的火花塞例如包括:绝缘体,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中心电极,其插设到该轴孔的前端侧;筒状的主体金属外壳,其设于绝缘体的外周;以及棒状的接地电极,其固定于主体金属外壳的前端部。另外,在接地电极的前端部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通过向该火花放电间隙施加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
另外,为了实现点火性以及耐久性的提高,已知有在接地电极的前端部设置由贵金属合金等构成的电极头、并在该电极头与中心电极之间形成上述间隙的技术。而且,提出有通过以自接地电极的前端面突出的方式接合电极头而减少接地电极所带来的灭火作用、实现点火性的进一步提高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际公开第2009/066714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为了实现燃料消耗性能的提高等,在内燃机等中,推进高压缩化、高增压化、燃烧室内的流速的增大。因此,更难以对混合气体点火,谋求进一步提高点火性。
另外,作为内燃机,已知有如图15的(a)所示那样在燃烧室101内以沿气缸102的轴线的外周旋转的方式产生回旋的涡旋流的内燃机,以及如图15的(b)所示那样在燃烧室101内以重复向活塞103侧的流动与向火花塞100侧的流动的方式产生回旋的翻转流的内燃机。而且,特别是在产生翻转流的内燃机中,存在更难确保良好的点火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良好的耐久性、并且能够实现点火性的进一步提高的火花塞。
以下,对适用于解决上述目的各结构分项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对所对应结构记载特有的作用效果。
结构1.本结构的火花塞,包括:
筒状的绝缘体,其具有沿轴线方向贯穿自身的轴孔;
中心电极,其插设于上述轴孔的前端侧;
筒状的主体金属外壳,其设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
棒状的接地电极,其配置于上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前端部;
上述接地电极具有:
棒状的主体部,其自身的前端部具备朝向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侧的平坦状的内侧面,该主体部自身的基端部固定于上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前端部;以及
突出部,其以自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面以及上述主体部的内侧面突出的状态配置于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部,该突出部自身的宽度小于上述主体部的宽度;
在上述突出部中的位于上述中心电极侧的放电面、以及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上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沿上述轴线向与上述轴线正交的第1平面投影了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与上述接地电极时,上述突出部的投影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的投影区域重叠,
下述的单位为mm的宽度Le、单位为mm的宽度Lc、单位为mm2的截面积Sg、单位为mm2的截面积Sc、单位为°的角度θ1、单位为°的角度θ2、单位为°的角度θ3以及单位为°的角度θ4分别满足下式(1)、(2)、以及(3),
Le<Lc…(1)
2.9≤Sc+Sg≤4.25…(2)
0.30≤(θ1/θ2)×(θ3/θ4)≤0.67…(3)
宽度Le:在向与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部处的上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第2平面沿上述中心轴线投影上述接地电极时的、上述突出部的投影区域中的相当于上述突出部的放电面的部位的宽度;
宽度Lc:在沿上述中心轴线向上述第2平面投影上述中心电极时的、上述中心电极的投影区域中的相当于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的部位的宽度;
截面积Sg:在与上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截面中的、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部中的位于比上述突出部靠上述主体部的基端侧的部位的截面积;
截面积Sc:在与上述轴线正交的截面中的、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的截面积;
角度θ1:在沿上述轴线向上述第1平面投影上述中心电极与上述接地电极,并且自上述主体部的投影区域中的与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对应的两个端点引出与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的投影区域中的位于比该投影区域的中心靠与上述主体部的基端侧相反的一侧的区域相切、并且分别交叉的两条第1直线时,由该两条第1直线形成、并且位于上述主体部的前端面侧的角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虫组合物及与其相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量评价区域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