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曲轴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6985.4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于铁勇;王磊;赵鹏飞;王慧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12 | 分类号: | F16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曲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的设计、生产和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发动机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旋转机件,现有车型的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和连杆颈,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现有发动机曲轴都是整跟设计生产,使得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高,加工设备尺寸大,当发动机曲轴出现磨损时,维修费用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该发动机曲轴由多个规格相同的曲柄组合而成,解决了发动机曲轴加工设备尺寸大,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包括:至少两个结构规格相同的曲柄,其中,曲柄包括:曲柄销、曲柄臂和销套筒,曲柄臂的一端与曲柄销的端面垂直连接,曲柄臂的另一端与销套筒的端面垂直连接,曲柄销和销套筒分别位于曲柄臂的两侧,曲柄销和销套筒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两个相邻曲柄之间通过一个曲柄的销套筒和另一个曲柄的曲柄销配合连接在一起;两个相邻曲柄之间的连接处为发动机曲轴的主轴颈,主轴颈与发动机的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位于发动机曲轴一端外露的曲柄销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正时齿轮花键连接;位于发动机曲轴另一端外露的销套筒通过第二连接轴与飞轮花键连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发动机机身上。
可选地,曲柄销上均设有外花键,销套筒上均设有与曲柄销上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花键,两个相邻曲柄之间通过外花键和内花键的配合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与曲柄销上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花键,外露的曲柄销与第一连接轴通过花键连接。
可选地,第二连接轴上设有与销套筒上的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外露的销套筒与第二连接轴通过花键连接。
可选地,相邻两个曲柄之间的角度可通过改变曲柄销与所述销套筒之间的花键配合的位置来调节。
可选地,曲柄销为外部设有外花键的圆柱体结构。
可选地,销套筒为外表面光滑,内部设有内花键的空心圆柱体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发动机曲轴,有多个规格相同的曲柄组成,减少或增加曲柄个数以适应不同缸数发动机的需求,也可更改两个相邻曲柄之间的角度来适应不同缸的点火次序要求,当单个曲柄损坏时,只需更换损坏的曲柄,而不必更换整个发动机曲轴,降低了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发动机曲轴的单片曲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发动机曲轴的单曲轴组装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发动机曲轴与单缸发动机组装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发动机曲轴的多曲柄组装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发动机曲轴与多缸发动机组装示意图。
其中图中:1、曲柄,2、主轴颈,3、第一连接轴,4、第二连接轴,5、轴承,6、发动机;
11、曲柄销,12、销套筒,13、曲柄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曲柄1,其中曲柄1包括:曲柄销11、销套筒12和曲柄臂13,曲柄臂13一端与曲柄销11的端面垂直连接,另一端与销套筒12的端面垂直连接,曲柄销11和销套筒12分别位于曲柄臂13的两侧,且轴线在同一平面内;相邻的曲柄1之间通过一个曲柄1的曲柄销11和另一个曲柄1的销套筒12的相互配合而连接在一起,相邻曲柄1的连接处为主轴颈2。
如图3所示,主轴颈2与发动机6的连杆可转动连接,发动机曲轴一端外露的曲柄销11通过第一连接轴3与正时齿轮通过花键配合连接在一起,发动机曲轴另一端外露的销套筒12通过第二连接轴4与飞轮通过花键配合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分别通过轴承5固定在发动机6机身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发动机曲轴由两个结构相同的曲柄1组合而成,当曲柄1发生磨损时,只需更换损坏的曲柄1,而不需要将整个发动机曲轴更换,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9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机的柔性支撑装置及柔性支撑件
- 下一篇:元件保护跳闸矩阵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