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7305.0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58;H01H4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可分解 替换 电磁 驱动 开关 电器 | ||
1.一种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组成包括:导电与电接触组件、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塑料底座上,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上,所述的衔铁侧面插入到带凹槽的塑料插接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动触头、动合动触头,所述的动断动触头和动合动触头与簧片连接,所述的簧片固定在塑料插接件上,所述的簧片与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导线的另一端焊接金属圆柱形导电插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包括:动断静触头、动合静触头,所述的动断静触头与动断导电插片连接,所述的动合静触头与动合导电插片连接,所述的动触头导电插片一端带有圆形插孔,所述的圆形插孔内插入圆柱形导电插针,所述的动断导电插片、动合导电插片、动触头导电插片固定在上塑料底座上,所述的上塑料底座下端设计燕尾性状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包括:衔铁、电磁线圈,所述衔铁与轭铁连接,所述的衔铁和轭铁与反力弹簧连接,所述的轭铁上固定有铁芯,所述的电磁线圈两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线圈接线插片A和线圈接线插片B上,所述的电磁线圈缠绕在塑料线圈骨架上,所述的塑料线圈骨架固定在轭铁上,所述的线圈接线插片A、线圈接线插片B固定在下塑料底座上,所述的下塑料底座上端设计燕尾性状凸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及工作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过程:上塑料底座与下塑料底座按燕尾槽结构嵌套起来将导电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结构连接固定在一起;将衔铁侧面插入到塑料插接件的凹槽中,使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固定在衔铁上;然后把连接导线一端的导电插针插入到动触头导电插片的圆形导电插孔中,使簧片与动触头导电插片形成可靠电气连接;(2)工作过程: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磁通,磁通流经铁芯、轭铁、衔铁,在铁芯和衔铁间之间产生电磁吸力,吸动衔铁克服弹簧的反力向下运动,带动簧片运动使动断动触头和动断静触头断开,使动合动触头和动合静触头闭合;当线圈断电,铁芯和衔铁间的电磁吸力消失,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衔铁、簧片返回运动使动合动触头和动合静触头断开,使动断动触头和动断静触头闭合,接通或断开电路;(3)拆解替换过程:电器使用过程中元件不断磨损,老化,尤其是各触点断开/闭合过程中工作中承受燃烧电弧烧蚀,绝大多数的失效产生在触点,而此时其他的电磁机械等部分仍然完好,因此当电接触组件失效时可将失效组件与完好组件拆解分离,然后用新的完好的电接触组件替换与原有电磁机械系统配合组成新的电磁开关电器继续使用;拆解时将连接导线一端的导电插针从动触头导电插片的圆形导电插孔中拔出,然后将上塑料底座与下塑料底座沿着燕尾槽纵向方向划开,则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即可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分离;将衔铁从塑料插接件的凹槽中拔出,使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与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分离;最后用新的导电与电接触组件和新的机械传动与电接触组件重新安装到原有的电磁机械驱动组件安装在一起形成完好的电磁开关电器元件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73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