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7306.5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洲;杨兴;刘霆;蒋晓红;张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鲟鱼 亲本 培育 人工 催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属于农业淡水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999年,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在我省首次引进鲟鱼进行研究试验。多年来,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在鲟鱼养殖技术研究中形成了适合我省资源特点的鲟鱼集约化高产养殖配套技术体系,创造了262.7kg/m2的全国鲟鱼养殖最高单产记录,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苗种的大量需求,但是由于鲟鱼成熟期长、技术难度大等因素影响,我省鲟鱼人工繁殖长期处于空白,全省各地每年约需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500万尾左右鲟鱼苗、1000万粒鲟鱼卵,苗种的质量、供应等受制于他人,极大地限制了我省山区鲟鱼养殖的快速发展。
鲟鱼人工繁育技术日趋成熟。申请号为CN201110147872.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鲟鱼人工繁殖方法,但该发明一是采用体征观察分辨雌雄亲本,无法彻底解决亲鱼选择中雌雄亲本难于分辨问题;二是该专利在亲鱼培育中采用将亲本直接转入低温环境的方法,此方法不符合自然条件下的降温模式,同时没有说明低温培育后温度是如何升高的;三是该专利无法准确选择适龄亲本进行人工繁育。
目前,虽然鲟鱼人工繁殖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于贵州山区鲟鱼人工繁育来说,一是贵州省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水资源丰富,与北方冬季严寒期和南方夏季高温期均持续较长时间相比,具有特殊的水资源特点,水温常年保持在15~22℃,因此导致了山区鲟鱼特采取殊的培育策略;二是多年来的人工繁育研究得知,照搬省外鲟鱼人工繁育技术对于山区鲟鱼人工繁育是行不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彻底解决了鲟鱼亲本雌雄个体难于分辨和年龄选择的难题,摸索建立了山区鲟鱼人工低温培育流程和人工催产策略,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该方法采用对山区鲟鱼亲本进行流水培育,在繁殖季节前两个月对鲟鱼亲本进行选择并实现雌雄亲本分类,将选择后的雌雄鲟鱼亲本分池培育并进行温度调控,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RH-A3)作为催产剂精细人工催产,催产完后雌、雄亲本分别暂养,流水刺激,收集成熟的精、卵,采用干法和湿法相结合进行人工受精即可。
前述的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中,所述流水培育指水体交换量为1.5~2次/h,水体水温保持在16~22℃,PH值为7.0~8.0,溶解氧大于6.0mg/L,养殖密度为5~8kg/m3,饲料投喂量为每天按鲟鱼亲本体重的1~1.5%。
前述的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中,所述鲟鱼亲本选择和分类方法为在亲鱼体内植入标记芯片,建立亲鱼档案,记录亲本个体的体重、年龄等信息,在繁殖季节前两个月,通过亲鱼档案挑选出体格健壮、体表无伤的亲鱼进行繁殖,雌鱼体重在16kg以上,雄鱼体重在12kg以上,使用取卵器在生殖孔前15cm侧面通过腹腔穿刺取性腺分辨雌雄亲本及性腺发育程度,选择雌性亲本卵子成熟度达Ⅳ期,卵椭圆形,呈深褐色,卵粒大小均匀,色素圈及动物极明显的亲鱼,选择雄性亲本精巢发育到Ⅳ或Ⅴ期,用取卵器取出少许精巢组织洒在水中立即散开的亲鱼作为当年人工繁育用的亲本,并将雌、雄亲鱼分池培育。
前述的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中,在对亲本进行腹腔穿刺取性腺前对鲟鱼亲本停止投喂12~20天.
前述的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中,所述温度调控方法为养殖密度保证在1~2 kg/m3,水体循环为40~60 m3/h,保持供氧,按照2℃/d的降温速度将培育水温从常温控制到7℃以下,保持7℃以下水温培育亲鱼60d以上后,按照1℃/d的升温速度将培育水温提高至14℃,并持续培育7d后,开始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
前述的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中,所述人工催产的具体步骤对鲟鱼雌亲本采用两次注射法进行背部肌肉注射,第一次催产时注射剂量为1kg亲本注射1μg催产素,第二次注射时注射剂量为1kg亲本注射2μg催产素,间隔时间为12h;对鲟鱼雄亲本采用一次注射法进行背部肌肉注射,注射剂量为1kg亲本注射1μg催产素。
前述的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中,采用干法和湿法相接合的人工受精方法为将成熟精、卵混合均匀搅拌3~5min,将含有精液的水倒掉,用清水清洗3次,再将受精卵在含有滑石粉的水中脱粘50min,将受精卵放入具有翻动功能的孵化器中孵化,孵化时控制水温为14~18℃,水流控制在能保证鱼卵能正常翻动,孵化时溶解氧含量控制在7.0mg/L以上,孵化时间为100h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7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