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7566.2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二勐;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电路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电源管理单元及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相连,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电子设备包含上述充电电路,在不改变电源管理单元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充电接口择一与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备可充电式电量存储单元,对电量存储单元充电成为满足电子设备用电的前提。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接口PIN及电源管理单元U1,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C通过电源管理单元U1与电量存储单元B相连,充电接口的电源负引脚G接地以形成电流回路,通过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C接入充电电压实现对电量存储单元B的充电。
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有多个充电接口,特别是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电子设备具备有线充电接口和无线充电接口。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转换原理实现对电子设备充电的技术方案,其率先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应用。以手机为例,融合于手机中的无线充电技术实行模块化设计,手机中的无线充电模块置于手机电池盖的内侧,通过无线充电模块上设置的触点与手机主板电路连接。无线充电技术与有线充电技术在充电原理、充电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无线充电技术在给用户带来更好使用体验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可以与有线充电技术共用充电接口的问题。这使得当电子设备同时具备有线充电接口及无线充电接口时,需要针对每一种充电接口设计独立的电路以实现充电接口与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作为电子设备充电功能的管家,电源管理单元U1只具有与充电接口连接的一个充电通路,此时当多个充电接口接入充电电压尤其是当有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接口同时接入充电电压,多个充电接口与充电通路的连接成为上述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在不改变电源管理单元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充电接口择一与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电源管理单元及第一场效应管,
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相连,
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场效应管及电压比较器,
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的一端、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
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另一端对接,并分别与电压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充电接口可以是有线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可以是无线充电接口或有线充电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处理单元,
第一充电接口为有线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为无线充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7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植入的压力测量设备
- 下一篇:具有飞行模式的手持式糖尿病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