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退火炉炉内瓢曲料运行风险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8592.7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朋;包祥明;王涛;赵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9/5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退火炉 炉内瓢曲料 运行 风险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退火炉炉内瓢曲料运行风险的控制方法,属于退火炉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冷轧连续退火机组中退火炉作为机组的主要工艺段,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受环境、设备及人为操作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导致炉内带钢发生瓢曲,炉内带钢发生瓢曲的情况一般包括:运行中瓢曲、快停后瓢曲以及机组大幅降速后瓢曲。当炉内带钢出现瓢曲时,如果生产人员对生产工艺调整不合理,就会造成炉内带钢的瓢曲程度出现扩大趋势,严重时就会造成炉内带钢在瓢曲位置发生断裂的生产事故,给企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目前,在冷轧连退机组生产工艺中,针对这种炉内带钢瓢曲的常规处理方法多采用降温、降速、降张的工艺调整方法,但具体操作流程不够明确,由于瓢曲料在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比较复杂,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瓢曲料在炉内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存在极大的断带风险,因此寻找一种降低退火炉炉内瓢曲料运行风险的控制方法已是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退火炉炉内瓢曲料运行风险的控制方法,高效、安全并且易于实施、成本经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瓢曲料在炉内运行过程中断带的风险。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降低退火炉炉内瓢曲料运行风险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停机降温:发现炉内带钢瓢曲后,退火炉切换至降温模式,即对加热段、均热段辐射管温度设定500℃降温,其目的是使加热段、均热段炉温平缓降低并维持在500℃±10℃,所述的平缓降低是指降温速度为180℃/小时。带钢在此温度时内部组织比较稳定。当炉温高于500℃机组建张启动时由于带钢内部组织不稳定易引起瓢曲程度加剧,若将炉温降低至400℃-500℃之间虽不会对瓢曲程度造成较大影响,但降温所需的时间较长,影响后期升温和开机效率;快冷段电加热器设定300℃降温,目的是使快冷段炉温降低并维持在300℃±10℃;缓冷段、快冷段电加热器关闭,目的是使缓冷段、快冷段炉温缓慢降低;时效段电加热器设定20%的加热功率,目的是使时效段炉温缓慢降低并保温在260℃±10℃;同时机组采用分段降速的方法使机组停下来,每次降速幅度视情况而定,优选在50-100mpm之间,因为降速幅度过大易引起炉内带钢张力产生波动,进而加剧瓢曲程度;机组停机后,卸除机组各段张力,同时关闭快冷段、终冷段风机,打开快冷段稳定辊及风箱,打开终冷段挤干辊;及时对退火炉入口缓冲辊进行卸压,保证入口带钢处于松弛状态,防止炉内降温过程中带钢由于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过度绷紧现象,有效避免炉内带钢瓢曲程度的加剧甚至断裂。
(2)张力设定:根据不同料规,使炉内温度降低至规定范围内后,对炉内各段张力进行合理设定,以均热段为张力基准,张力系数为1.0,炉内各段张力系数分配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8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