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走心机端面配副轴可换动力头和镗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9342.5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建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查俊奎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机 端面 配副轴可换 动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领域,具体是一种走心机端面配副轴可换动力头和镗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走心机(即车铣复合机床)市场上对工件进行钻孔、攻牙等工序一般采用在副轴端铣座上设置四个盲孔,再将四把镗刀柄安装在四个盲孔内,用螺钉将镗刀柄固定在副轴端铣座上,最后将镗刀放入镗刀柄。但这种结构对于工序较多的零件加工起来相对复杂,加工所需的刀具种类也会较为繁琐。当零件背面需要钻孔、攻牙、铣削时,这种结构将无法实现,机床功能也因此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心机端面配副轴可换动力头和镗刀装置,这种结构能够适应多种加工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走心机端面配副轴可换动力头和镗刀装置,包括副轴端铣座、直动力刀座、副轴端铣电机座、连接轴和动力头;
所述副轴端铣座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一销孔;
所述副轴端铣电机座由电机座和第二安装件组成,第二安装件上开有第二通孔和第二销孔;
所述直动力刀座由第三安装件和第三定位件组成,第三安装件上开有第三螺纹孔,第三定位件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凹槽,另一端设有齿轮槽;
所述动力头包括ER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ER轴的一端设有与连接轴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第一齿轮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第二齿轮设置在齿轮槽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ER轴上设有凸起的这端从第三定位件伸入第一通孔并与连接轴上的凹槽卡合连接,连接轴设有齿轮槽的这端伸出第一通孔外。
将直动力刀座安装在通孔内,并将副轴端铣电机座固定在副轴端铣座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ER轴转动。根据加工需要,动力头上可以安装不同的刀具。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镗刀柄,所述镗刀柄由第一安装件和第一定位件组成,第一安装件上开有四个十字交叉的第二螺纹孔,第一定位件的一端伸进所述第一通孔内、另一端外表面设有螺纹。
镗刀柄可以外接镗刀,镗刀柄和动力头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加工钻孔、攻牙,而且还可以铣削,能更好的满足加工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动力头还包括套装在ER轴外表面的骨架油封、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内隔圈和外隔圈。
骨架油封、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内隔圈和外隔圈套在ER轴外表面能够使ER轴在直动力刀座内更稳定的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惰轮,所述惰轮设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并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安装惰轮后能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向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纹孔为四个,且成十字交叉设置。这种设置能使连接更加牢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螺纹孔为四个,且成十字交叉设置。这种设置能使连接更加牢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为四个,且所述四个第一通孔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螺纹孔为四个,且成十字交叉设置。这种设置能使连接更加牢靠。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副轴端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副轴端铣电机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镗刀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直动力刀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连接轴与ER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建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建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9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板面锂电池包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圆柱电池PACK使用组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