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0049.0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军;莫保儒;王俊杰;于洪波;何虎林;王继林;王三英;薛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杨中毅 |
地址: | 73002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集水 保水补水 提高 造林 成活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无灌溉造林的集水节水方法,即一种包括集水、保水、补水系列技术体系的造林方法。
技术背景
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现状,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干旱等原因,往往是造林后成活率、保存率都比较低。要搞好该区域的造林工作,必须加强集水节水工作,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加大雨水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力度。集水、保水、补水系列技术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工程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方面及促进林木生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利用各种整地措施和保水技术,将天然降水收集在林地及树穴内;另一方面,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通过汇集径流工程措施将雨水进行贮存,在春季干旱季节补灌利用,从根本上解决降水错位、土壤水分季节性严重匮乏等问题。
集水、保水、补水系列技术体系主要是指林地内汇集天然降水、树穴覆盖保墒和工程集水及补水灌溉等措施。作为技术体系,在实践中还包括整地、树穴配肥(包括复合肥、农家肥和稀土微肥)、覆盖保墒(可覆地膜、覆草、覆砂石等)、播种(或植苗)、建集水面和蓄水窖汇集降水、春季补水灌溉等相关的系列技术环节。
整地是林地内汇集天然降水的重要方式,对促进树木生长具有显著的效果。如何使汇集树穴内的水分更长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持在土壤内,供树木生长吸收,这是抗旱造林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进行树穴覆盖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果树经营上的麦草覆盖、造林生产上的镇压保墒、传统的沙田等是重要的保水措施;对树木采取人工摘除非生产性叶片、喷洒化学抗蒸腾剂、使用抗旱保水剂等措施是防止树木蒸腾的主要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除林地、农田集流蓄水外,在大量的空闲且相对平整的区域建集流场,进行雨水收集。即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通过汇集径流工程措施将雨水进行贮存,在春季干旱季节利用,以从根本上解决降水错位、土壤水分季节性严重匮乏等问题。集水工程系统基本由集水面、沉淀池、蓄水窖三部分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最大限度收集、利用天然降水的方法,用于植树造林及绿化工程中,是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用集水保水补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法包括集水、整地、保水、补水几个步骤:
A、集水方法:(1)以整地工程的方式将天然降水收集在林地及树穴内;(2)采用修集流面和集流池、水窖等设施,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将居民屋顶院落及道路荒坡的天然降水收集贮存,在树木缺水时补灌使用;
B、整地方法 :挖植树穴并在树围修筑集水区域,整地的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台、水平沟、鱼鳞坑及其它整地措施:
(1)反坡梯田整地: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台面向内倾斜成一定坡度,因荒山自然坡度的不同,反坡坡度为5°~15°,田面宽1~3 m,埂外坡和内侧坡约成60°,反坡梯田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效果,采用人工修建和利用推土机修筑;
(2)水平台整地:是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狭窄的台阶状阶面的整地方法,一般用于30°以下的坡面,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台面宽度因坡度而异,一般在0.8~1.0 m左右,阶长无一定标准,视地形而定,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
(3)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沟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 m,沟底宽0.3 m,沟深0.4~0.6 m;外侧斜面坡度约45°,内侧(植树斜面)约成35°,沟长4~6 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 m,沟间距2.0~3.0 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在同一水平沟内要基本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0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发电控制装置
- 下一篇:刮水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