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春玉米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0321.5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阎旭东;黄素芳;徐育鹏;王秀玲;芮松青;李荣华;岳明强;陈善义;刘艳昆;刘振敏;肖宇;刘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龙港 流域 旱作 玉米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农业生产,尤其是一种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春玉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黑龙港流域主要指位于河北省、山东省以及天津市环渤海低平原区,该地区低处暖温带,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种植区,涉及耕地面积3000余万亩,60%以上为中低产田。该地区年降雨量一般在400mm-600mm,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7月至9月之间。
传统的春玉米种植具有以下缺点:
1、传统的春玉米种植方法为露地等行距平作,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行距60cm,株距28-30cm,3500-4000株/亩。在雨养旱作区(无人工灌溉条件地区),则完全靠天种地。传统的种植方法受播种期气温地温低而不稳的影响,发苗慢,易出现苗不匀、苗不壮等现象,造成减产;
2、传统的种植方法常常因五月中下旬至六月中下旬的干旱少雨造成春玉米在需水需肥关键期的大喇叭口期的“卡脖旱”(卡脖旱是指有关玉米等旱作物孕穗期遭受干旱危害,雄穗或雌穗抽不出来,似卡脖子),造成产量减产甚至绝产,制约了人们种植春玉米的积极性。
3、春玉米收获后至播种小麦之间有一个多月的裸露期,地面蒸腾大,水分散失严重,如无充足的降雨,不能保证后茬作物冬小麦正常播种,只能一年一作,造成大量耕地闲置。
总之,在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传统的春玉米生产种植技术产量低,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制约了农民的增产增收,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的生态特点,提出的一种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春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播前准备:
1)施底肥:旋耕时结合施有机肥、45%玉米专用复合肥及ZnSO4肥;
2)整地:采用深松及旋耕的整地方式,每三年深松一次,深度40cm以上,播前结合施底肥 旋耕,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架空,地面平整;
3)起垄覆膜:整地后起垄,垄底宽70cm,垄距40cm,垄上覆90cm宽的0.08mm薄膜;
4)选种:选用发芽率95%的适宜春播耐密的玉米品种;
5)种子包衣或用杀虫杀菌药剂拌种;
步骤2、播种过程:
1)土壤要求:土壤耕层内5cm地温稳定通过7-8℃、耕层0-20cm,田间持水量达60-70%;
2)播种:玉米播种在薄膜两侧沟内,行距40cm,株距24-30cm,播种密度为4000-5000株/亩,行距、播深均匀一致,播深3-5cm,播后镇压;
步骤3、播后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起垄覆膜后,对裸露土壤喷施除草剂,每亩用阿特拉津、乙草胺各100g,兑水60kg均匀喷雾;
2)追肥:采用沟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0kg-25kg;
3)化控:玉米大喇叭口期(9-11片叶),喷施缩节胺或玉黄金;
4)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玉米叶斑病、锈病和玉米螟、粘虫、蓟马;
步骤4、收获
玉米达到完熟期后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贮存;
步骤5、地表覆盖
玉米收获后,保留所覆盖的地膜,同时将玉米秸秆割倒后整体覆盖于地面。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1的施底肥具体为,旋耕时结合施有机肥1500kg/亩,45%玉米专用复合肥40kg/亩-50kg/亩,ZnSO4肥1.5kg/亩。
为了实现玉米的最大产值,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2中的播种密度为5000株/亩,株距为24cm。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薄膜为聚乙烯农用地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的玉米种植方法,以起垄膜侧种植种植,提温保墒避盐,植株健壮、抗倒伏,单株干重、叶面积指数、亩产量高,并与其它种植模式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完全雨养旱作条件下,能实现玉米稳定、高产,同时收获后保留薄膜、秸杆覆盖田间,减少地面蒸腾、保蓄土壤水分,并能保证后茬小麦正常播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 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发明根据近年来的专项试验研究及当地气候特点,研究并提出一种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春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未经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0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阻力注射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钛硅分子筛TS-1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