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式配变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0512.1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元;武占河;丁国茂;邵长领;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式配变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电网配变自动化终端。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要完成对多条线路的监测和控制,本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不仅能灵活满足用户需求,而且使生产过程简单化,大大所缩短供货周期。
目前常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计方案,采取功能集中处理方案,在此类终端上,最基本的功能包括:遥测、遥信、遥控,由于现场的复杂性,现场可能需要测量和控制的线路数会有四路、六路、八路、十路、十二路、十四路、十六路等,由于事先不知道现场需要几路,因此无法在拿到用户的需求前,提前生产。
再者,为了满足最大路数的要求,电路板的核心电路的性能、功能指标必须满足最大容量要求,而现场需求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可能达到最大容量的,因此会造成性能、功能浪费,从而造成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的使用现场,每一路遥测板会对应五路遥信板和二路遥控板,根据这个情况,可以采取功能组合的方式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设计。
实施例一:每一块电路板能够完成1路遥测量,5个遥信量,2个遥控量的功能;
实施例二:每一块电路板能够完成2路遥测量,10个遥信量,4个遥控量的功能。
而考虑到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体积受限制,为了使配电自动化终端更加紧凑,而且现场的监控回路数都是偶数,优先采用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集成式配电自动化终端,包括母线板,在其中设有插拔若干个功能板的插槽,且在每一插槽中设有供给每一功能板的电源板,所述功能板包括相互并行设置的遥测端、遥信端以及遥控端,设置所述遥测端以对电力线电流、电压加以测量,设置所述遥信端以对电力线路接点的闭合量加以测量,设置所述遥控端以对电路开关的拉合闸量进行远程控制,其中所述遥测端、遥信端及遥控端的数量均为偶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在母线板的插槽中设置主控板,用于与电源板、功能板连接以对其进行控制,并进一步与远程上位机进行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板包括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母线板的供电端,所述输出端连接插槽,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有:阻抗,用于对供给每一插槽的输出电流加以钳位;第一电源,用于为一个插槽提供工作电压;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源并联设置,用于为另一个插槽提供工作电压;连接所述阻抗的分流器,用于对供给每一插槽的输出电流进行分流控制;以及动态开关,根据分流器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动作,其中所述分流器包括:误差信号放大器,用于接收来自阻抗钳位电压的信号,与一个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以得出一个放大的差分信号;以及分流开关,获取此差分信号以在其导通时输出一部分电流给所述的动态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所述动态开关以在第一状态下,通过流过阻抗的电流与流过插槽的电流之差对所述第一、第二电源加以充电;在第二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对一个插槽加以放电以供给其工作电源;以及在第三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电源对另一个插槽加以放电以供给其工作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所述主控板以控制所述分流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之间是通过CAN总线加以通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绘示出本发明配电终端的功能模块化框图;
图2概括性绘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配电自动化终端包括母线板,在其中设有插拔若干个功能板的插槽,且在每一插槽中设有供给每一功能板的电源板,所述功能板包括相互并行设置的遥测端、遥信端以及遥控端,设置所述遥测端以对电力线电流、电压加以测量,设置所述遥信端以对电力线路接点的闭合量加以测量,设置所述遥控端以对电路开关的拉合闸量进行远程控制,其中设定所述遥测端的数量为1个,所述遥信端的数量为5个,且所述遥控端的数量为2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之间是通过CAN总线加以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0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