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缓岩锚梁受拉锚杆孔口应力集中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0723.5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兴;程志华;熊俊宏;陈胜利;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缓 岩锚梁受拉锚杆 孔口 应力 集中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锚梁施工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减缓岩锚梁受拉锚杆孔口应力集中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工建筑物的地下厂房、闸门室等部位均布置起重桥机,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速度和美化空间,起重桥机的吊车梁通常采用岩锚梁,岩锚梁承载的起重桥机的轮压荷载必须传递到岩壁基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岩壁布置两排受拉钢筋锚杆来固定岩锚梁,并将岩锚梁的轮压荷载传递到岩壁基岩。常规的受拉钢筋锚杆结构采用常规的先插杆后注浆的方法来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存在锚杆孔口岩石爆破松弛、锚杆受拉该部位应力过度集中产生岩石破坏影响岩锚梁的安全运行等问题,难以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岩锚梁钢筋锚杆受拉力时,孔口岩石应力高度集中产生破坏影响岩锚梁安全运行的难题,提供一种钢筋锚杆受拉时减缓孔口岩石应力高度集中,工艺简单、方便,施工速度快,能有效发挥受拉钢筋锚杆抗拔锚固力的减缓岩锚梁受拉锚杆孔口应力集中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减缓岩锚梁受拉锚杆孔口应力集中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步骤:
1)锚杆孔位放样:按照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测量准确定位,并用油漆标识。
2)钻孔及清孔:根据设计孔径和孔深的大小、钻孔,钻孔完成后,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反复冲洗或吹洗直至干净;
3)在锚杆上涂沥青:锚杆安装前,根据设计外露长度标识出与孔口岩壁交界位置和外露长度1.5~2.5m的位置,在锚杆规定位置均匀涂抹加热熬制好的沥青;
3)注浆:采用注浆机全长灌注水泥砂浆,注浆时将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0—100mm,注浆管在孔内浆压下自动缓慢地向孔外退出,直至锚杆孔全长注满砂浆;
4)锚杆安装: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安插锚杆,插入后在孔口将锚杆固定堵塞,并防止锚杆和孔口砂浆脱落;
5)岩锚梁混凝土浇注。
本发明在锚杆与混凝土交界面岩石侧1.5~2.5m范围内将锚杆涂抹沥青,与常规岩锚梁受拉锚杆相比较,孔口入岩1.5~2.5m范围内岩石不受拉力,避免了孔口应力高度集中,确保了吊车轮压荷载能够传入深部围岩,提高且有效发挥受拉钢筋锚杆抗拔锚固力,减缓了应力高度集中产生岩体破坏影响锚杆受力,确保了岩锚梁的安全运行,且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具有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图1无套管一次性注浆预应力锚杆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减缓岩锚梁拉锚杆孔口应力集中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1):
1、锚杆孔位放样:
按照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测量准确定位,并用油漆标识;
2、钻孔及清孔:
根据设计孔径和孔深的大小,采用多臂钻或潜孔钻钻锚杆孔3,钻孔完成后,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反复冲洗直至干净,并验收;
3、锚杆涂沥青:
锚杆1安装前,根据设计外露长度在锚杆上标识出与孔口岩壁6交界位置和外露长度+2m的位置,排放在临时简易平台上;同时加热熬制沥青,用工具刷将熬制好的沥青在锚杆标定位置均匀涂抹两遍沥青2。
4、注浆:
锚杆注浆采用Meyco注浆机全长灌注水泥砂浆,注浆时将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0—100mm,注浆管在孔内浆压下自动缓慢地向孔外退出,直至锚杆孔3全长注满砂浆;
4、锚杆安装:
锚杆孔3注浆后采用人工配合8T吊车安插锚杆1,严格按照设计控制锚杆1插入深度,插入过程可轻微旋转,不可硬性敲击入孔,插入后在孔口将锚杆1固定堵塞,并防止锚杆1和孔口砂浆脱落;
5、岩锚梁混凝土浇筑:
锚杆1注浆7天后才能进行岩锚梁4混凝土施工,施工时不得过度扰动锚杆1。
图1中序号5为桥吊轨道。
上述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0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前行摩擦式植桩机
- 下一篇:一种桩腿分段对接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