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磁通量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1091.4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叙斌;汤福朋;赵宇;姚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张望远 |
地址: | 214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通量 不锈钢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具体说是用于制造手机等电子产品屏蔽罩的低磁通量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生产行业内都知道,为了防止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电路、元部件等零件产生的电磁场向外扩散和外部电磁场影响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电路、元部件等零件的功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电路、元部件等零件都需要用屏蔽罩包围起来。
目前,行业内使用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蔽罩通常都是采用SUS304 1/2H的钢带加工而成。工业上生产SUS304 1/2H的钢带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选料;接着,进行第一次冷轧;之后,进行第一次清洗;之后,进行第一次退火;之后,进行第二次冷轧;之后,进行第二次清洗;之后,进行第二次退火;之后,进行第三次清洗;之后,进行第一次拉矫;之后,进行第三次冷轧;之后,进行第四次清洗;之后,进行第二次拉矫;最后,进行分剪包装。但是,由于SUS304 材料的含镍量高,所以用于制造它的原材料价格就较高,制造成本就较高。同时,制成SUS304 1/2H的钢带需要进行三次冷轧,轧制的次数较多,投入产出的成功率就较小,同样使得制造成本增加;且每次轧制过程头尾会产生1%~3%的废料,所以成材率较低。另外, SUS304软态材料本身的磁通量比SUS301略大,所以采用SUS304 1/2H的钢带加工成的屏蔽罩的磁通量也较大【磁通量不低于1.128(at H=50)】,所以采用这种屏蔽罩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大,容易影响位于采用这种屏蔽罩的手机等电子产品附近的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磁通量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采用该生产方法制造钢带,投入产出的成功率较高、制造成本较低、成材率较高、磁通量较低,用于制造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蔽罩时,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小、不易影响附近的人的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低磁通量不锈钢带的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选料
选用太钢低镍高猛的301B坯料作为原材料;
然后,进行第一次轧制
将原材料放在轧机上冷轧成厚度为0.29~0.30mm的钢带;
之后,进行第一次清洗
将扎制好的钢带在脱脂清洗机组上以80~120m/min的速度脱除轧制时残留在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之后,进行第一次退火
将第一次清洗后的钢带以9~12m/min的速度在温度为1100-1140℃的光亮退火线上进行第一次退火;
之后,进行第二次轧制
将第一次退火后的钢带放在轧机上冷轧成厚度为0.14~0.15mm的钢带;
之后,进行第二次清洗
将第二次轧制后的钢带在脱脂清洗机组上以80~120m/min的速度脱除轧制时残留在钢带表面的轧制油;
之后,进行第二次退火
将第二次清洗后的钢带以10-16m/min的速度在温度为1100-1140℃的光亮退火线上进行第二次退火,退火时需保持钢带表面清洁无杂物,特别是防止退火炉内的炉灰掉入到钢带表面;
之后,进行第三次清洗
将第二次退火后的钢带在脱脂清洗机组上以80~120m/min的速度进行清洗;
之后,进行第一次拉矫
将第三次清洗后的钢带在拉矫机上进行大延伸率的提高硬度矫直,延伸率控制在2%~4%,使钢带的硬度达到HV230~240;
最后,进行第二次拉矫
将第一次拉矫后的钢带在拉矫机上进行二次小延伸率轻拉矫,从而消除成品钢带的C型翘曲,同时在拉矫过程中检查钢带表面的清洁程度。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第二次拉矫过程中钢带表面的油污过多时,在第二次拉矫步骤后就还包括第四次清洗步骤,即将第二次拉矫后的钢带在脱脂清洗机组上以80~120m/min的速度进行清洗。这样改进的优点是可提高成品钢带的表面清洁度。
其中,所述第一次轧制步骤和第二次轧制步骤中使用的轧机均为二十辊精密轧机,轧制张力均控制在250~600N/mm2之间,轧制速度均为300m/min。
其中,所述第一次拉矫步骤中使用的拉矫机为德国unger公司生产的二十三辊拉矫机。
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1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