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运聚范围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1645.0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姜福杰;庞雄奇;于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范围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气运聚范围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和水作为天然流体,由分散状态到聚集成藏的渗流过程中,遵循流体力学的基本机理,即从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在闭合的低势区聚集。流体势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确定石油在输导层中的运移方向,即在势能梯度动力的作用下,流体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自发地运移,流体在势差作用下运动的极限就是进入到自身势能相对最小区而达到平衡。油气低势区配合适当的地层条件将构成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实现油气二次运移的条件、运移路径和最终的聚集都可以用流体力学的势概念来统一解释。
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分析低势区的分布,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提高勘探成功率。通过流体压力和势能场的模拟计算,并在区域范围内分析流体势的展布规律,就可以确定出水及相伴的油气在地下含水介质中的运动,从而预测出油气最可能聚集的部位,这也是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应用势能理论的主要目的。流体势研究自提出至今,在油气勘探中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应用势能理论成功预测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在美国、加拿大及阿尔及利亚等已多次取得成功。
20世纪40年代初,M.K.Hubbert(1940)用流体势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地下流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将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量(Ф)定义为流体的流体势,包括位能、单位质量压能和动能三项机械能。
Hubbert定义流体势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Z-测点高程,m;g-重力加速度,m/s2;p-测点压力,Pa;ρ-流体密度,t/m3;q-流速,m/s。
当静水环境或地下流体流动速度较缓慢(小于1cm/s)时,其动能(q2/2)可以忽略不计。显然M.K.Hubbert提出的流体势概念忽略了地层中普遍存在的毛细管压力。
W.K.England(1983)在引用流体势的概念时,考虑了毛细管力对流体运移的影响,将流体势定义为从基准点传递单位体积流体到研究点(地下地层环境)必须做的功,认为影响地层孔隙流体总势能的主要因素是重力、弹性力、表面张力三种作用力。
England定义流体势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σ-烃水界面张力,N/m;θ-润湿角;γ-深度Z处的岩石孔隙毛管半径,m;其他参数意义同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1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