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芥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1737.9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松;方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661;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药物氮芥的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芥是最早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一类烷化剂,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卵巢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治疗效果。由于氮芥是一种无结构专一性的抗肿瘤基团,无论是游离的还是与各种载体相连,都具有抗肿瘤作用。然而,氮芥类药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低且易水解,其疗效和制剂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因此,对氮芥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通过改善药物的形式增加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是氮芥类药物研究热点与重点。
脂质体是一种排列有序的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单层或多层囊泡,有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结构,脂质体的主要成分为磷脂,脂质体双分子层结构使其能成为亲脂性和亲水性药物载体。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肿瘤治疗,具有靶向性、淋巴定向性等特点,因其可以增加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而越来越受关注。然而,脂质体制剂普遍存在对疏水性药物载药量低,且在代谢、贮藏等过程中易出现药物渗漏的现象,因此使得药物药效发挥受到限制,影响了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氮芥可以用脂质体包封,最大的问题是氮芥分子易于漏出,显著影响药效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开发稳定性好的氮芥脂质体,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氮芥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芥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氮芥脂质体是由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自组装成的囊泡状微球或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与辅料自组装成的囊泡状微球。
所述的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为二苯甲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或二苯丁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所述的辅料为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或胆固醇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脂质体中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100%。
所述的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50-300nm。
本发明的氮芥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将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或者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和辅料的混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旋蒸干溶剂,加入水溶液水化,得到氮芥脂质体。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所述的水溶液为磷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氯化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水化温度为20-70℃。
所述的辅料为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或胆固醇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本发明采用的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是二苯甲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I)和二苯丁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II),具体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的氮芥脂质体可以用于乳腺癌等各种肿瘤的治疗。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的氮芥脂质体的载药量高,载药量范围为1%-100%(摩尔含量)。
2.本发明所涉及的氮芥脂质体组分简单,可以不需要胆固醇等添加剂。
3.本发明所涉及的氮芥脂质体采用二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自组装,稳定性特别好。
4.本发明所涉及的氮芥脂质体对肿瘤细胞毒性高,具有靶向性。
5.本发明所涉及的氮芥脂质体制备过程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氮芥脂质体的透射电镜图。
图2氮芥脂质体的粒径扫描图,纵坐标为强度,横坐标为粒径(纳米)。
图3氮芥脂质体存在下的乳腺癌细胞存活率(横坐标为浓度,微克/毫升),其中,■为二苯丁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脂质体,▼为二苯丁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和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共混脂质体(摩尔比75:25),●为二苯丁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和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共混脂质体(摩尔比50:50),▲为二苯丁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和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共混脂质体(摩尔比25: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原料二苯甲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I)或二苯丁酸氮芥-甘油磷脂酰胆碱化合物(II)由实验室合成,方法见参照例1和2。
参照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1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