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61778.8 申请日: 2014-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3989791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0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李雪梅
主分类号: A61K36/756 分类号: A61K36/756;A61P1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黄***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中药 复方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难治性泌尿外科成年男性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影响。中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属于“淋证”、“癃闭”的范畴,其成因往往由湿热内蕴,阻滞气机,日久成瘀,损及肾阳、肾阴所致。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主要分为两种:1.下腹部、腰骶部、肛门周围、会阴部及睾丸、阴茎等部位疼痛;2.为排尿不适,如尿不尽、尿频、尿急、尿无力、尿滴白等。全身症状主要为焦虑、精力不集中、精神不振,还会伴随有性功能异常,如射精过快、阴茎勃起不坚、性欲低下等。

目前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包括各类抗菌素、α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以及补充锌和维生素,用药途径为内服、注射、直肠灌注、肛门填塞、腺体注射等;其中物理治疗包括微波、肌肉电刺激、热水坐浴、前列腺按摩、双囊四腔导管给药、直接注射(经直肠或会阴)、药物直流电导入。以上治疗方法往往差强人意,大多数仅有治标之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疗程短,愈后不复发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上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可以进一步优选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制备方法如下:

分别称取上述原料药材,粉碎,过100目筛,充分混匀,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丸药、散剂、糖浆或口服液。

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可以相互协同,具有补肾益阳,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起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目的。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药味精简,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l

处方:

按照上述处方,准确称取各原料药,粉碎过100筛,充分混合均匀,灌装0号空心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实施例2

处方:

按照上述处方,准确称取各原料药,粉碎过100筛,充分混合均匀,加入淀粉压片,即得本发明片剂。

实施例3

处方:

按照上述处方,准确称取各原料药,粉碎过100筛,充分混合均匀,加入炼蜜,团制成丸,即得本发明丸剂。

药效学实验

1.一般资料

收录2010年l2月至2014年2月份门诊或住院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168例,全部病例均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诊为前列腺炎,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9.8岁;病程6月至8年,平均4.8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不尽、尿道灼热不适感;尿末或大便时尿道滴白;下腹、腰骶、会阴或阴囊部位疼痛不适;部分患者伴有乏力、焦虑、失眠以及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排除标准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其他急性疾病,尿道狭窄,前列腺肿瘤,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性腹泻患者。1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一日三次,每次6粒,15天1疗程,治疗三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用前列安通片,一日三次,每次4片,连服45天。

治疗期间戒酒、不食辛辣刺激之品,不熬夜,作息规律。

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症临床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肛诊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检查大致正常。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值较前减少1∕2或<15个∕HP,触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B超检查有所改善。

有效:症状减轻,EPS检查较前改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梅,未经李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1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