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2065.3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2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功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方法 装置 中心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对终端进行定位的方式主要包括卫星定位和基站定位两种。
其中,卫星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定位具有覆盖地域广、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基站定位是指通过获取终端接入移动运营商的基站来确定终端的位置的一种定位技术。它的优点是不依赖于GPS,可以进行室内定位。
卫星定位虽然精度高,但不能进行室内定位,而基站定位虽然可进行室内定位,但定位精度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定位中心和终端,提高终端的定位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用于定位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请求定位第一终端的定位请求消息时,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
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所述目标位置范围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和预设的区域半径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预存的终端标识与终端当前所在基站的基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定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一基站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信息进行基站定位,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原始位置范围。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处于目标位置范围内的至少三个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标识,发送请求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终端;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位置请求消息进行定位后确定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测量的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标识,发送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一终端;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进行三角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定位中心在接收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定位的定位请求消息后发送的距离测量消息,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消息请求测量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终端的定位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精度;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
将所述测量结果返回所述定位中心,使得所述定位中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测量结果,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测量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结果具体为:
根据所述测量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标识,通过无线电信号测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测量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中心,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2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红外电热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