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涉型太阳能选择性吸热涂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62087.X 申请日: 2014-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5177497A 公开(公告)日: 2015-12-23
发明(设计)人: 徐刚;熊斌;孙耀明;黄华凛;史继富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圣哥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14/06 分类号: C23C14/06;C23C14/34;B32B9/00;F24J2/48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方启荣;莫瑶江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干涉 太阳能 选择性 吸热 涂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热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上的干涉型太阳能选择性吸热涂层。

背景技术

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领域中,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金属-陶瓷型选择性吸收涂层,它主要依靠薄膜中金属纳米粒子来实现对太阳光的吸收,如大家熟知的Al2O3:W或Mo吸热涂层、过金属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如CrOx:Cr或NiCrOyNx:NiCr等吸热涂层。但这类涂层虽然制备简单,但如果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尤其是酸碱性较强的空气中使用,涂层的耐候性并不理想,光学性能和吸热效果会大幅衰减并最终失效,这主要是由于涂层中的金属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而发生了氧化所致。

与之相比,科研人员开发了干涉型选择性吸热涂层,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它一般是由金属单质层和透明介质层周期性交替组成。如中国专利CN102305487中所披露的涂层,由透明介质层和金属钼、钨、铬、钒、铌、钽、锆、铁、钴、镍或他们的合金以及他们的铜、银、金、镁、铝的合金中的一种组成。如中国专利CN102734962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其干涉吸收层是由介质层和铝合金层组成的复合结构。但是该类型的吸收涂层均利用金属单质或合金层作为吸收层,吸收层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后,也会导致金属层氧化,从而致使吸热涂层性能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干涉型选择性吸热涂层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稳定性不佳、吸热性能衰减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和耐候性更佳的干涉型太阳能选择性吸热涂层。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涉型太阳能选择性吸热涂层,涂布在基底之上,包括由透明介质层和化合材料吸收层周期性交替沉积形成的复合吸收层;所述化合材料吸收层的材料选自铬的氮化物、铬的碳化物、钛的氮化物、钛的碳化物、钛铬合金的氮化物、钛铬合金的碳化物中的一种;所述复合吸收层中的化合材料吸收层不少于两层;所述复合吸收层与空气接触的最外层为透明介质层。

在所述基底与复合吸收层之间优选地还设有金属粘结层,所述金属粘结层为铬、钛、镍铬合金中的一种。

具体地,所述复合吸收层中,最接近基底或金属粘结层的可为化合材料吸收层,也可为透明介质层。

具体地,所述透明介质层为铝的氧化物、铝的氮化物、铝的氮氧化物、硅的氧化物、硅的氮化物、硅的氮氧化物、硅铝合金的氧化物、硅铝合金的氮化物、硅铝合金的氮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地,所述的干涉型太阳能选择性吸热涂层,其化合材料吸收层的制备方法为:采用金属铬靶、金属钛靶或钛铬合金靶在氮气、甲烷或乙炔气氛中通过反应溅射沉积制备而成。

本发明采用化合材料吸收层替代纯金属层,该化合材料吸收层为铬的氮化物、铬的碳化物、钛的氮化物、钛的碳化物、钛铬合金的氮化物、钛铬合金的碳化物中的一种。与传统纯金属层相比又具有更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它可在各种大气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同时因为该类化合物在太阳光谱区域具有非常强的消光能力,较传统纯金属单质作为吸收层相比,比如氮化铬可在高达400℃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而纯的金属铬在该温度下工作很快会因为氧的作用而发生氧化,因此本发明中采用铬的氮化物、铬的碳化物、钛的氮化物、钛的碳化物、钛铬合金的氮化物、钛铬合金的碳化物中的一种作为化合吸收层可显著提升涂层耐候性。本发明的干涉型太阳能选择性吸热涂层吸收率超过93%,热发射率低于0.045。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太阳能吸热涂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底;2-金属粘结层;3-透明介质层;4-化合材料吸收层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涂层经过500℃老化前后的性能。

图3为纯金属铬与介质层氮化硅交替沉积得到吸热涂层的经过500℃老化前后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中,以高吸收率和低发射率为优化目标优化各层的厚度。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选择铝作为吸热涂层的基底,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从基底向上分别制备5nm铬,40nm氮化硅,25nm氮化铬,10nm氮化硅,15nm氮化铬和60nm氮化硅。其中氮化硅通过硅靶在氮气环境中反应溅射制备,而氮化铬通过金属铬靶在氮气环境中反应溅射制备。从而得到性能优异的蓝色吸热涂层,经过测试,该涂层吸收率为0.952,热发射率为0.0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圣哥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圣哥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2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