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自动排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2770.3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伊明;张彦龙;胡挺;吴磊;高应祥;刘倩;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 | 国省代码: | 8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排气 管线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气管线自动排液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自动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中安装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时通常要求从分离器至火炬处管线水平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火炬处为最低点,在火炬与管线终端之间安装的防回火装置上留有排污口,可直接排掉管线内可能存在的积液。现场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地势原因(丘陵地带、山坡、跨自然雨水沟等)无法保证管线水平高的自分离器至火炬逐渐走低,也就无法保证防回火装置排污口处是整条管线最低端,若管线内出现积液就无法正常排出,随着积液增加、液面上涨最终可能完全堵塞排气通道。在地表温度属低温环境的实地施工中若出现排气管线液体堵塞,将会伴随出现排气管线冻结,上百米的排气管线解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造成不必要的工程等停和时效下降。在节流压井、欠平衡钻井等特殊作业中途若遇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堵塞,无法短时间阻止井内流体进入液气分离器,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同时无法通过排气管线正常排出,则气液两相又重新混合从U型管喷出,安全风险相当大。因此,及时清理掉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内的液体,保证排气管线畅通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安全风险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自动排液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排气管线若出现积液气温低时则容易堵塞管线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自动排液装置,包括前扰流板、后扰流板、管道本体、自封挡板和浮球;前扰流板和后扰流板均包括弧面板和弧面板右端一体固定的延伸板,前扰流板的弧面板的左端与后扰流板的弧面板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前扰流板的延伸板与后扰流板的延伸板相互平行,前扰流板和后扰流板固定安装在管道本体内,前扰流板的前侧壁和后扰流板的后侧壁分别与管道本体内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前扰流板的后侧壁和后扰流板的前侧壁分别与管道本体内壁之间形成浮球保护空间,对应前扰流板和后扰流板右部下方的管道本体下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管状的护套,在护套内部的管道本体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能够将护套上部左右分隔的限位挡板,在限位挡板下方的护套内安装有能够相对护套上下转动的自封挡板,自封挡板的左端转动至高位时高于限位挡板的下端,在护套内部、限位挡板左侧的对应浮球保护空间的管道本体上有轴向的连杆长孔,在护套内部对应限位挡板右侧的管道本体上有排液通孔,在自封挡板的左端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位于管道本体内部的浮球保护空间内,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浮球,在管道本体两端的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本体法兰。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对应连杆长孔的管道本体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扶正环套。
上述自封挡板的左端通过活页铰接有连杆。
上述在限位挡板下方的护套内安装有前后向的转轴,自封挡板的中部有转轴安装孔,自封挡板通过转轴安装孔套装在转轴上。
上述管道本体的长度为800mm至1400mm,管道本体的外径为127mm至375mm。
上述连杆与浮球采用螺纹连接,在管道本体两端的外壁上分别焊接有本体法兰。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便于维修保养,可重复使用,能够自动排掉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可能出现的液体,无须附加操作,防止液体堵塞排气管线导致液气分离器无法正常工作,能够有效解决石油钻井用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内积液问题,完善了石油钻井装备辅助工具,另外,本发明还具备监测液气分离器堵塞与否的功能,有效提高石油钻井工作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前扰流板,2为后扰流板,3为弧面板,4为延伸板,5为管道本体,6为过流通道,7为浮球保护空间,8为护套,9为限位挡板,10为自封挡板,11为连杆长孔,12为排液通孔,13为连杆,14为浮球,15为本体法兰,16为扶正环套,17为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2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