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三维花状CoS分级结构对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4777.9 | 申请日: | 201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宁;孙丽娟;白羽;高艳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太阳能电池 三维 cos 分级 结构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和能源领域,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们发现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运行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自然成为人类的理想能源。同时,太阳提供给地球的能量是巨大的,每年达到3×1024J,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消耗能量的10000倍。也就是说,只要将地球表面的0.1%用转化效率10%的太阳能电池覆盖就能满足目前的能量需求。1991年,M.于《Nature》上发表了关于染料敏化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的文章以较低的成本得到了>7%的光电转化效率,开辟了太阳能电池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利用太阳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普遍重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称DSSC)主要由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对电极作为还原催化剂,它通过收集外电路中的电子将电解质中的I3-还原成I-,通常在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上镀铂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Pt电极具有抗腐蚀性、催化活性高等特点,但是铂作为稀有金属价格昂贵,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新型对电极材料三维花状CoS分级结构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新型对电极材料三维花状CoS分级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CoCl2·6H2O和L-cysteine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搅拌15-20分钟后将二者混合,控制CoCl2·6H2O和L-cysteine的摩尔比为1∶3,继续搅拌5-10分钟,形成混合溶液A;
步骤二:在快速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溶液A中滴加乙二胺(AR),控制混合溶液A与乙二胺的体积比为5∶1,滴加完毕后密封,继续搅拌30-35分钟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三:将混合溶液B转移到100ml带有聚四氟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160℃反应4-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三次,60℃条件真空干燥12h得到产品。
上述方法中,所述硫源为生物分子L-cysteine,钴源为氯化钴。
上述方法中,所述有机小分子为乙二胺,而且要在快速搅拌下滴加,滴加速度5ml/秒。
上述方法中,所述反应在160℃,水热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的原理是采用生物分子l-cysteine、有机小分子乙二胺、氯化钴作为反应试剂,利用l-cysteine及乙二胺的配位作用诱导纳米片的形成,再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使纳米片堆积呈花状。在反应中l-cysteine中的巯基与钴离子形成配位键,随着温度升高,-H-S键断裂,CoS生成,避免了有毒气体H2S的产生。
反应过程如下:
本发明制备的三维花状CoS分级结构是由纳米级片状结构组成的三维微米级结构,这种结构结合了纳米材料与微米材料的优点,避免电池使用过程中导致的纳米粒子团聚现象,而且微米级粒子具有散射作用会使阳极对光进行二次吸收,有利于提高电池效率。更重要的是,独特的片状结构有利于增大电极/电解液的接触面积,缩短离子的扩散路径,提高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维CoS分级结构的X射线衍射图谱(XRD);
图2为花状CoS分级结构在1μm倍数下的SEM照片;
图3为花状CoS分级结构在500nm倍数下的SEM照片;
图4为花状CoS分级结构在200nm倍数下的SEM照片;
图5为CoS的透射电镜(TEM)图片,
图6为CoS纳米片的高分辨图像和选区电子衍射图;
图7为4h条件下三维CoS分级结构的SEM图;
图8为8h条件下三维CoS分级结构的SEM图;
图9为10h条件下三维CoS分级结构的SEM图;
图10为12h条件下三维CoS分级结构的SEM图;
图11为三维CoS分级结构的循环伏安曲线(CV)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4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压缩机的电机引线定位卡
- 下一篇:一种柴油水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