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气三相微量润滑系统专用微量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5031.X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庆;吴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M177/00;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肖爱华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三相 微量 润滑 系统 专用 润滑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水气三相微量润滑系统专用微量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属切削加工采用矿物油或植物油或切削液进行大量冲淋式润滑,润滑剂的使用量大,不仅浪费资源,造成加工场所和环境的巨大污染,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些问题,近期对微量润滑技术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微量润滑技术解决了以上润滑剂使用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但对微量润滑剂的研究,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微量润滑技术已经有了比较大的突破,并且已经商业化,但对于黑色金属的微量润滑剂研究,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润滑和冷却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
当一个车间装备多套微量润滑装置时往往空气压缩机所提供的压缩空气不足,用电量增大等问题。此外,当水、油两相混合输入时,会产生水油分离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导致出液效果不佳,当用于微量润滑装置时,无法达到良好的润滑冷却效果。针对此问题,本公司研发出了:油水气三相节能微量润滑系统(申请号:CN201420016680.1),本系统解决了油水的混合问题,并且可以节省压缩空气的用气量70~90%,冷却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寻找一种良好的润滑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水气三相微量润滑系统专用微量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水气三相微量润滑系统专用微量润滑剂的特征在于:包括油剂A和水剂B,
其中,油剂A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水剂B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在本发明中上述聚蓖麻油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蓖麻油酸置于聚合釜内,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蓖麻油酸质量百分数的0.2~0.3%的5%的稀硫酸,在温度150~160℃下聚合反应12~15小时,减压排出水份,即为聚蓖麻油酸酯。
一般情况下上述聚蓖麻油酸酯的聚合度为2-6。
在本发明中,聚蓖麻油酸酯有极好的润滑性,其极压抗磨性能良好,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传统的硫类、氯类、磷类化合物极压抗磨剂使用,同时又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在本发明中,选用的低粘度合成酯为40℃时运动粘度≤20mm2/s的单酯和/或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如:油酸甲酯,癸酸乙酯,硬脂酸丁酯,癸二酸二辛酯,丙二醇二辛酯等,此类物质润滑性和生物降解性能良好,在本发明中的主要作用为降低运动粘度。
在本发明中,选用的磷酸酯为亚磷酸二丁酯、磷酸三丁酯、月桂基磷酸酯、磷酸三甲酚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此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在铝合金加工中还提供铝缓蚀剂功能。
在本发明中,选用的乙醇胺硼酸酯为一乙醇胺硼酸酯、二乙醇胺硼酸酯、三乙醇胺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此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和防锈性。
在本发明中,选用的钼酸盐为钼酸钠、钼酸钾或钼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此类物质极压抗磨性和防锈性能佳。
在本发明中,选用的磷酸盐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钾、六偏磷酸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上述几种化合物的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后,在本发明中,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同时在加工铝及铝合金制备时可提供铝缓蚀作用。
在本发明中,选用苯并三氮唑或其衍生物是良好的铜缓蚀剂,不易溶于水中,需先溶于低碳醇后,再溶于水;所述的低碳醇为碳原子数为2~6的一元或多元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此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替代的选用其他的铜缓蚀剂。
在本发明中,选用低碳醇为: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正己醇、甘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油水气三相微量润滑系统专用微量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油剂A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百分比称取聚蓖麻油酸酯、低粘度合成酯、磷酸酯、乙醇胺硼酸酯置于容器中,加热到30-50℃,搅拌30~60分钟,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包装。
其中水剂B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百分比称取钼酸盐、磷酸盐、将苯并三氮唑或其衍生物溶解于低碳醇中,并将其依次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现场使用。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