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车取力器切换及倒车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5183.X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阮昆;张双全;王成;朱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Q5/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取力器 切换 倒车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卸车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取力器就是一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使用齿轮连接,与举升泵用轴连接,是变速箱里的一个单独的档位,挂上这一档,一加油门,取力器就可以运转了。自卸车、消防车、水泥搅拌车等需要额外动力的专用车辆,是通过取力器获取的,这个动力的接通或断开是通过驾驶室内的一个翘板开关控制电磁阀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打开取力器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停止车辆,并确实施加手制动器。
第二步:启动车辆。
第三步:踩下离合器踏板,然后将取力器开关推入ON位,仪表上取力器指示灯点亮后,操作档位操纵杆,挂上相应档位后,缓慢松开离合器踏板。此时,取力器即开始工作。
关闭取力器步骤如下:
第一步:踩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
第二步:将取力器开关推入OFF位.
第三步:缓缓松开离合器踏板后,将发动机熄火。
在打开取力器时,若司机忘记拉起手刹,之后便开始作业,极易造成车
辆发生滑行的危险。
在作业时,另外一种潜在的危险就是:当自卸车货箱举起后,后视镜的视野不是太好,司机在挂入倒档后,由于整车的重心比较靠后,当车辆处在悬崖边上时,极易酿成车辆坠入悬崖的严重事故。
在关闭取力器时,若司机误将第一步与第二步弄反,则又会出现危险,车辆会向前“蹿出”,由于车辆手刹拉起,车辆在蹿出后一般情况下都会
憋熄火,若手刹制动力不够或未拉起,则相当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弊端,防止出现以上危险,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改造成本低、安全可靠的自卸车取力器切换及倒车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卸车取力器切换及倒车保护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写有程序的型号为CPU224的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其接线端L+、1L+、2L+接电瓶正极,其接线端M、1M、2M接电瓶负极,其输出点Q0.0接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继电器J线圈的另一端接电瓶负极,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串接在取力器电磁阀F与蓄电池E之间;发动机转速信号接入控制器的输入点I0.0,输入点I0.1、I0.2、I0.3、I0.4、I0.5分别接驾驶室内取力器切换开关K1、空档行程开关K2、倒档行程开关K3、驻车制动气压开关K4、安装在货箱与副梁连接处的货箱离位行程开关K5的一端,这五个开关的另一端并接后接电瓶正极;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连接。
本发明成本低、安全可靠、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PLC连接,将故障清晰地显示在显示屏上,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本发明的取力器控制原理图。
图中:PLC——控制器;J——继电器;ERPM——发动机转速信号;K1——取力器切换开关;K2——空档行程开关;K3——倒档行程开关;K4——驻车制动气压开关;K5——货箱离位行程开关;1——显示屏;F——取力器电磁阀;E——蓄电池;D——续流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可见:本发明包括写有程序的型号为CPU224的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其接线端L+、1L+、2L+接电瓶正极,其接线端M、1M、2M接电瓶负极(图中省略未画出),其输出点Q0.0接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继电器J线圈的另一端接电瓶负极,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串接在取力器电磁阀F与蓄电池E之间;发动机转速信号(脉冲信号)ERPM接入控制器的输入点I0.0,输入点I0.1、I0.2、I0.3、I0.4、I0.5分别接驾驶室内取力器切换开关K1、空档行程开关K2、倒档行程开关K3、驻车制动气压开关K4、安装在货箱与副梁连接处的货箱离位行程开关K5的一端,这五个开关的另一端并接后接电瓶正极;显示屏1通过数据线与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连接,并将上述故障清晰地显示在显示屏上,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具体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防护检测与预警电路
- 下一篇:一种管路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