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腔镜取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5320.X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闾夏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闾夏轶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镜取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各类腔镜手术的腔镜取物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内镜微创手术日益成为手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相对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愈合快等特点。但在腔镜手术中,对于如何安全彻底地取出手术切除物和残留物一直是个重点和难点,这不仅仅直接关系到整台腹腔镜手术的成败,还关系到病人的术后康复。现有的腔镜取物装置取物器的前端带有取物袋,取物袋固定于一可径向压缩的弹性框上,手术过程中,通过Trocar进入到达手术切除部位,然后轻推取物器内鞘使弹性框及取物袋在体腔中自动展开,收集切除物;手术结束时,向外拉动内鞘,将弹性框及取物袋袋口收入内鞘杆中,将装有手术切除物的取物器拔出体外。如在专利号为ZL200720042878.7、名称为“新型腹腔镜取物器”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的即为上述方案。
但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腔镜取物器,其功能较为单一,仅为收集切除物的作用,无法在手术过程中起到类似夹持、固定的作用;当切除物较大时,可能需要对切除进行切碎后再取出,由于弹性框的硬度有限,位置无法固定,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跑偏,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腔镜取物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腔镜取物器,可同时进行夹持、固定的操作;同时,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腔镜取物器,包括本体及固定于本体前端的取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整体上呈钳状,包括中部枢接、可相对转动的两个钳臂,两钳臂的前端分别形成钳嘴,两钳臂的后端分别形成把手,所述取物袋的开口部分地固定于两钳嘴上。通过将取物器本体设置成钳状,将取物袋设置于钳嘴部分,方便控制取物袋的开闭;同时,在需要配合进行夹持、固定的操作时,可方便地进行夹持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取物袋的开口被大约地分为三等份,分别被固定于第一钳嘴、第二钳嘴上,以及形成一个自由端。方便取物袋在打开后维持一个较适合的开口形状,便于切除物的收集。
进一步地,两钳嘴分别向两侧外凸形成弧形,且在闭合状态下,两钳嘴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厘米。外凸的弧形钳嘴,有利于钳嘴的前端进行夹持,在夹持时也可不完全闭合取物袋的开口,便于手术操作的进行;同时,也方便将取物袋折叠并容纳在两钳嘴之间;在闭合状态下,两钳嘴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厘米,则便于本腔镜取物器通过Trocar进出相应的体腔内。
进一步地,两钳嘴的前端具有无损夹齿。方便夹持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采用塑料材质制作,取物袋采用TPU复合尼龙材料制作。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的缩写),中文名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复合尼龙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为现有材料,取材方便;使用上述材料,可将本腔镜取物器制成一次性使用的腔镜取物器,既能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时可降低成本,防止交叉感染。
因此,本发明的腔镜取物器,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同时,可在术中配合进行夹持、固定的操作,便利了手术操作者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腔镜取物器,包括本体1及固定于本体1前端的取物袋2,本体1整体上呈钳状,包括中部枢接、可相对转动的两个钳臂,在此命名为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第一、第二钳臂的前端分别形成第一钳嘴11a和第二钳嘴12a,第一、第二钳臂的后端分别形成第一把手11b和第二把手12b,取物袋2的开口部分地固定于第一及第二钳嘴11a、12a上,在本实施例中,取物袋2的开口被大约地分为三等份,分别被固定于第一钳嘴11a、第二钳嘴12a上,以及形成一个自由端2a。
如图1-3所示,第一及第二钳嘴11a、12a分别向两侧外凸形成弧形,且在闭合状态下,两钳嘴之间的最大距离D不超过1厘米。如图4所示,第一及第二钳嘴11a、12a的前端具有无损夹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闾夏轶,未经闾夏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