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5778.5 | 申请日: | 201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温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时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5/00 | 分类号: | B60B15/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插秧机 滚轮 | ||
1.一种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轮体(1)和第二滚轮体(2),第一滚轮体(1)由内滚轮(11)和外滚轮(12)构成横截面为T型的滚轮体,其中内滚轮(11)设在外滚轮(12)内周并且外滚轮(12)宽度大于内滚轮(11)宽度;第一滚轮体(1)和第二滚轮体(2)同轴设置,第一滚轮体(1)直径大于第二滚轮体(2)直径,第一滚轮体(1)和第二滚轮体(2)上相邻的两个端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L,L≥0;第一滚轮体(1)通过X根支撑杆(3)与第二滚轮体(2)固定连接,X≥3,支撑杆(3)由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和斜杆(33)构成,第一支撑杆(31)固定在第一滚轮体(1)内周并沿着第一滚轮体(1)径向布置,第二支撑杆(32)固定在第二滚轮体(2)外周并沿着第二滚轮体(2)径向布置,第一支撑杆(3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32)的长度,斜杆(33)连接在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之间,斜杆(33)与第一滚轮体(1)端面的夹角为15~25°;在任意相邻两根支撑杆(3)以及第二滚轮体(2)之间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包括第一片状加强筋(41)和第二片状加强筋(42),第一片状加强筋(41)沿着第二滚轮体(2)径向布置,第二片状加强筋(42)由第一片状加强筋(41)两端向外延伸通过第二支撑杆(32)直至斜杆(33)中部;在第一滚轮体(1)外周面设有叶片(5),叶片(5)包括均匀布置在第一滚轮体(1)外周面上的Y个第一叶片(51),5≤Y≤12,第一叶片(51)宽度大于外滚轮(12)宽度,第一叶片(51)向第一滚轮体(1)内侧延伸并与内滚轮(11)的内周面齐平,在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叶片(51)之间设有Z个等间距布置的第二叶片(52),2≤Z≤5,第二叶片(52)宽度不大于外滚轮(12)宽度,第二叶片(52)外侧面与第一叶片(51)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叶片(51)为片状结构,第二叶片(52)为梯形齿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叶片(51)倾斜设置在第一滚轮体(1)上,第一叶片(51)和第一滚轮体(1)的径向之间夹角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叶片(51)宽度为外滚轮(12)宽度的1.5~3.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32)的长度为第一滚轮体(1)半径的1/5~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滚轮体(1)半径为第二滚轮体(2)半径的3~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秧机用滚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滚轮体(1)、第二滚轮体(2)、支撑杆(3)、加强筋(4)和叶片(5)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时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时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7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保温装饰一体板锚固装置
- 下一篇:石膏穿孔针刺吸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