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柏枝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6264.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杨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柏枝 黄酮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辅助醇提和液-液-液三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背景技术
水柏枝,柽柳科植物,其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为:黄酮、槲皮苷、槲皮素、山奈酚、没食子酸等。水柏枝可用于解表透疹,祛风止痒,主治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癣症。水柏枝喜暖热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喜光照,稍耐半阴,长江以南有栽培,分布于湖北巴东、秭归和四川巫山,生于低山河岸边及路旁。
生物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
近年来,由于自由基生命科学的进展,使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的类黄酮受到空前的重视。类黄酮参与了磷酸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蛋白质的磷酸化、钙离子的转移、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活力的增强、氧化还原作用、螯合作用和基因的表达。它们对健康的好处有:(1) 抗炎症 (2) 抗过敏 (3) 抑制细菌 (4) 抑制寄生虫 (5) 抑制病毒 (6)防治肝病 (7)防治血管疾病(8) 防治血管栓塞 (9)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10) 抗肿瘤 (11) 抗化学毒物 等。天然来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能通过血脑屏障,能时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如下功能: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及其他脏器细胞的功能、抗脂肪氧化、抗衰老。
本发明发明采用的是液-液-液三相萃取,由于生物体系的组分特性以及产物的不稳定性,使得在生物体系中使用传统的液-液萃取过程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选择性差、步骤繁多、产品活性损失过大。由于液-液-液三相萃取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萃取效果,弥补液-液两相萃取的不足。并且现在目前传统植物提取方法设备昂贵,提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效率低,污染大,成本高,提取过程较复杂,使得天然药用植物的价值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制备水柏枝总黄酮的方法所存在的缺陷以及三相萃取纯化而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提取物纯度高、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步骤如下:
1)以新鲜的野生水柏枝为原料,清洗干净,烘干,用粉碎机粉碎;
2)取水柏枝粉末20-30克于1000ml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料液比为1:10-30的50%-7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时间为50-90min,提取温度为60-75℃,超声波提取频率为20-80KHz;
3)冷却抽滤,滤渣利用超声提取2次,合并三次滤液后,将其减压浓缩,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1/2,然后转至分液漏斗中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进行萃取,取下层,回收试剂,冷冻干燥得到水柏枝总黄酮。
步骤2)中所述的浓缩液、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3-5:3-6。
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辅助醇提和液-液-液三相萃取相的方法提取水柏枝总黄酮,其工艺操作简单、所提水柏枝总黄酮纯度高、环保无毒、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工业化意义。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新鲜野生水柏枝为原料,清水清洗干净,将其粉碎,取2kg置于提取器中,并加入20L65%的乙醇,超声提取时间为70min,提取温度为70℃,超声波提取功率为65KHz,冷却抽滤,滤渣超声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并将其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缩液3倍的石油醚、3倍的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萃取,取下层,回收试剂,冷冻干燥得到水柏枝总黄酮。经UV检测,得到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5.98%,水柏枝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6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