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8462.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庄龙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合蓝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蓝海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48 | 分类号: | C25D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金迪 |
地址: | 51801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化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黄金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用电镀的方式生产的黄金制品越来越多。其中,电镀过程中所用的电镀液主要为含有氰化金钾的溶液。然而,氰化金钾属于剧毒物质,不仅在黄金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会对制造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为了降低生产废液对环境的污染,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以处理生产废液。
为了克服含有氰化金钾电镀液的上述缺陷,近年来,也有部分企业采用含有亚硫酸金液(亚硫酸金钾和/或亚硫酸金钠)的溶液替代含有氰化金钾的溶液作为电镀液,以制备黄金制品。然而,由于亚硫酸金钾和亚硫酸金钠的稳定性较差,在电镀过程中极易析出,从而影响了电镀过程的稳定性以及黄金制品的性能。此外,以亚硫酸金钾和/或亚硫酸金钠作为电镀液得到的黄金制品的硬度较低,这样会使得制成纯度较高的黄金制品特别是千足金时,容易发生变形、凹陷,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如何提高黄金制品的硬度已经成为目前黄金工工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黄金制品硬度较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黄金制品硬度的硬化剂。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化剂,其中,所述硬化剂含有磷酸盐、磷酸氢盐、亚硫酸盐、硬化剂和络合剂,所述亚硫酸盐为亚硫酸碱金属盐。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将上述几种物质配合使用得到的硬化剂用于电镀制备黄金制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电镀液的稳定性,使得电镀过程平稳进行,而且还能够提高黄金制品的硬度,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硬化剂为锑盐和硒盐的混合物,且所述锑盐与硒盐的重量比为0.25-1:1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黄金制品的硬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黄金制品的一种具体制备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0-芯轴;11-硅橡胶模具;12-清洗液;13-镀铜液;14-电镀液;15-镀镍液;20-挂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硬化剂含有磷酸盐、磷酸氢盐、亚硫酸盐、锑盐和/或硒盐以及络合剂,所述亚硫酸盐为亚硫酸碱金属盐。
本发明对上述硬化剂中各组分的含量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相对100-200克的所述磷酸盐,所述磷酸氢盐的含量可以为50-200克,所述亚硫酸碱金属盐的含量可以为30-120克,所述锑盐和硒盐的总含量可以为0.01-2克,所述络合剂的含量可以为0.01-5克。优选地,相对于150-200克的所述磷酸盐,所述磷酸氢盐的含量为80-120克,所述亚硫酸碱金属盐的含量为40-100克,所述锑盐和硒盐的总含量为0.5-1.5克,所述络合剂的含量为2-5克。
根据本发明,所述磷酸盐、磷酸氢盐和亚硫酸碱金属盐均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例如,所述磷酸盐可以为磷酸钾和/或磷酸钠。所述磷酸氢盐可以选自磷酸一氢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一氢钠和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亚硫酸碱金属盐可以为亚硫酸钾和/或亚硫酸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硬化剂,优选地,所述硬化剂同时含有锑盐和硒盐,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黄金制品的硬度。当所述硬化剂同时含有锑盐和硒盐时,所述锑盐与硒盐的重量比特别优选为0.25-1:1。此外,所述锑盐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酒石酸锑钠、酒石酸锑钾、锑酸钠和锑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硒盐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硒代硫酸钠、硒代硫酸钾、亚硒酸钠和亚硒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络合剂可以为现有的各种能够与金离子形成络合离子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选自乙二胺四乙酸钠、硫脲和硫代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合蓝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蓝海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合蓝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蓝海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8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