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锁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8572.8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丹;马百鸣;王巍;余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钥匙打开设置在门上的锁,钥匙是金属塑造的实体,钥匙通过纹路的切合完成开关锁的工作。正常条件下一把锁对应一至四把钥匙,持有钥匙的人可以开门,当有访客的时候则需要有钥匙的人为访客开门,住户和访客都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当有访客的时候则需要有钥匙的人为访客开门,用户和访客都不方便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锁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位于智能锁的设定范围内时,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
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所述用户的身份,当所述用户通过验证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包括:
输出输入密钥对话框;
接收用户输入的待验证密钥,所述待验证密钥是根据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设置密钥得到的。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锁,包括:
将所述待验证密钥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采用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智能锁的所述设置密钥验证所述待验证密钥,当所述待验证密钥与所述设置密钥相同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包括:
采集用户的图像。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锁,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图像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采用预存的图像验证所述用户的图像,当所述用户的图像与所述预存的图像相同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设置密钥发送给第三终端,所述第三终端用于当所述第三终端位于智能锁的设定范围内时,将待验证密钥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待验证密钥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的所述设置密钥得到的;
将所述设置密钥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采用所述设置密钥验证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待验证密钥,当所述待验证密钥与所述设置密钥相同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设定时间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采用所述设定时间与接收所述设置密钥与接收所述待验证密钥之间的时间差进行比较,当所述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时间,且所述待验证密钥与所述设置密钥相同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授权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授权信息包括终端标识,所述智能锁用于当收到除所述第一终端外的其他终端发送的设置密钥时,根据所述终端标识判断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的设置密钥是否有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锁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位于智能锁的设定范围内时,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验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所述用户的身份,当所述用户通过验证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输入密钥对话框;
输入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验证密钥,所述待验证密钥是根据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设置密钥得到的。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待验证密钥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采用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智能锁的所述设置密钥验证所述待验证密钥,当所述待验证密钥与所述设置密钥相同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图像。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用户的图像发送给所述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用于采用预存的图像验证所述用户的图像,当所述用户的图像与所述预存的图像相同时执行开锁操作。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8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