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9091.9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苏敬涛;岳生刚;张早训;罗瑞云;张智勇;荣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实腹式 弧形 提升 方法 | ||
1.一种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在提升单元的正下方布置拼装胎架,并通过拼装胎架将弧形梁拼装成提升单元;
b、在弧形梁两端设置水平拉索,所述水平拉索穿过拼装胎架,所述水平拉索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梁的两端连接;
c、在位于提升单元上方的主结构上设置垂直吊具,所述垂直吊具与提升单元之间设置有垂直拉索,所述垂直拉索的一端与垂直吊具连接,所述垂直拉索的另一端与提升单元连接;
d、将提升单元向上提升至拼装胎架上方预设位置后静置,并拆除拼装胎架;
e、继续将提升单元向上提升,直至提升单元的上翼缘与主结构的下翼缘距离50mm~100mm时停止提升,并进行人工测量、微调;
f、继续将提升单元向上提升,直至将提升单元的上翼缘提升至与主结构的下翼缘位于同一高度时停止提升,并安装螺栓将提升单元的上翼缘与主结构的下翼缘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至步骤f中,当提升单元在向上提升时、提升单元至少一端的上方存在障碍物时,收紧水平拉索以缩减提升单元的水平长度、直至提升单元不与其上方的障碍物干涉后,再将提升单元向上提升,并在提升单元越过障碍物之后松放水平拉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在安装螺栓前,人工观测位于提升单元两端的上翼缘与主结构两端的下翼缘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张拉水平拉索的方式进行调节,直至位于提升单元两端的上翼缘与主结构两端的下翼缘之间的间隙达到预设范围内,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调整水平拉索张拉力大小、以调节整个提升单元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具有调节方便、易于实施的有益效果,并且微调操作简便、尤其便于在高空中实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安装螺栓将提升单元的上翼缘与主结构的下翼缘连接以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提升单元的上翼缘与主结构的下翼缘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将提升单元的上翼缘与主结构的下翼缘连接固定以后,首先拆除垂直拉索,之后再拆除水平拉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首先加载水平拉索,之后在加载垂直拉索,加载值按照设计荷载的5%、10%、20%、30%、40%、60%、80%、100%逐级增加,每级加载之间至少预留10分钟的观察及检查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分别将水平拉索和垂直拉索通过L型耳板与弧形梁连接,所述每榀弧形梁L型耳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L型耳板分别设置于弧形梁的两端,所述L型耳板上设置有垂直吊具和水平吊具;所述垂直吊具通过销轴铰接于L型耳板的上部,所述垂直拉索通过垂直吊具与L型耳板连接,所述水平吊具通过销轴铰接于两个L型耳板的相向侧,所述水平拉索设置于两个水平吊具之间,所述水平拉索连接有水平液压张拉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L型耳板通过安装槽与弧形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液压张拉装置包括水平吊具和水平吊笼,位于弧形梁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L型耳板中,其中一个L型耳板通过销轴连接有水平吊笼,所述水平吊笼内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一端与水平吊笼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水平拉索连接,水平拉索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另一个水平吊具,该水平吊具通过销轴与另一个L型耳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跨度实腹式弧形梁的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耳板的一端延伸至弧形梁上翼缘的上方、并通过销轴连接垂直吊具,所述L型耳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弧形梁下翼缘的下方、并通过销轴连接水平吊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0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甜面酱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