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9682.6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E·N·昂哥撒努斯;R·陈;T·穆哈莱默维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质量 指示 反馈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结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上报分配单元、指示符解释单元以及操作上报分配单元和指示符解释单元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报分配单元包括指示符配置模块,该指示符配置模块被配置成为用户设备提供对应的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上报间隔和偏移值(315)。所述上报分配单元还包括发送模块,该发送模块被配置成将所述上报间隔和偏移值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320)。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9年03月24日,申请号为200980110294.0,发明名称为“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系统,且更具体地涉及上报分配单元、指示符解释单元以及操作上报分配单元和指示符解释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正交频分多路访问(OFDMA)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原理是总的操作带宽被划分成不重叠的子频带(也被称为资源块(RB)),其中用于用户设备(UE)的传输以正交(即不互相干扰)方式发生。每个RB可以潜在地将数据传送到不同的UE。更典型地,具有足够高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的每个UE将使用良好选择的一组RB,使得根据调度器的操作原理来最大化传输的频谱效率。
通过在每个UE具有高SINR的RB上调度每个UE,可以根据调度原理来优化发送到每个UE的数据率,并且因此优化整个系统的吞吐量。为了使UE在操作带宽的RB中的频域调度更优化,每个UE将它可能潜在经历的针对每个RB或RB的每个组合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反馈到其服务基站(Node B)。此外,也反馈传输秩指示符(RI),该传输秩指示符确定在空间域中复用的数据层的数目。改进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的选择和反馈将证明对本领域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上报分配单元、指示符解释单元以及操作上报分配单元和指示符解释单元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报分配单元包括指示符配置模块,该指示符配置模块被配置成为用户设备提供对应的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上报间隔和偏移值。所述上报分配单元还包括发送模块,该发送模块被配置成将所述上报间隔和偏移值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解释单元包括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被配置成从基站接收对应的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上报间隔和偏移值。所述指示符解释单元还包括上报配置模块,该上报配置模块被配置成提供所述上报间隔和偏移值,以便将所述对应的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到所述基站。
在另一方面,操作所述上报分配单元的方法包括为用户设备提供对应的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上报间隔和偏移值,并且将所述上报间隔和偏移值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在又一方面,操作所述指示符解释单元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对应的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的上报间隔和偏移值,并且提供所述上报间隔和偏移值,以便将所述对应的秩指示符和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到所述基站。
前面已经概述了本公开的优选特征和可替换特征,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随后的详细描述。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的附加特征,其形成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主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他们可以容易地使用所公开的概念和具体的实施例作为出于实施本公开的相同目的而设计或修改其他结构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彻底地理解本公开,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在附图中:
图1A和1B图示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部分和上行链路部分的图示;
图2A和2B图示说明可以在图1A和1B的下行链路部分和上行链路部分中使用的上报结构的图示;
图3图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实施的操作上报分配单元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4图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实施的操作指示符接收单元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