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信息的IMS应用服务器选择系统及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9684.5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山;刘然;朱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博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0 | 分类号: | H04W8/00;H04W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信息 ims 应用 服务器 选择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互联网内容分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IMS应用服务器选择系统及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应用于移动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端的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应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这些应用包括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视频文化娱乐、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即时消息、交互式在线游戏、无线一键通等。提供这些多媒体业务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是当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大量用户同时访问时,如何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能够提高服务端资源的利用率。
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一个基于IP网提供多媒体业务的网络体系架构。IMS最初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5标准中给出了一种基于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来实现IP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3GPP,3GPP2以及TISPAN(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新,以支持GPRS之外的,诸如WLAN,CDMA2000等其他接入网络。从目前来看,IMS是一种独立于接入网技术的,为异构接入用户提供相同标准等级服务的服务系统。
IMS的网络架构图如附图1所示,P/I/S-CSCF(CSCF,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为呼叫状况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提供IMS网络中用户代理、会话控制、路由、业务的触发以及不同IMS域间互通等相关功能,CSCF分为三种类型:代理CSCF(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查询CSCF(I-CSCF,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和服务CSCF(S-CSCF,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是支持用于处理调用/话的IMS网络实体的主要用户数据库,它包含用户配置文件,执行用户的身份验证和授权;GW包括BGCF(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出口网关控制功能)、MG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IM-MGW(IP Multimedia Media Gateway,IP多媒体网关)等提供了对各种接入方式的支持;MRF为媒体资源功能,用于对媒体资源的分配、控制及其处理;AS(ApplicationServer,应用服务器)包括SIP-AS、OSA-SCS和IM-SSF,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服务的功能。
尽管IMS有众多的优点,但是现有的IMS服务体系仍有不足。目前当UE接入到IMS系统时,系统并未考虑到UE的相关信息,而直接将用户请求重定向到UE归属网络。因此,在漫游情况下,用户请求会被定向到远离用户的归属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而不会就近选择拜访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对于实时多媒体应用而言,长距离的数据传输将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增加网络开销。同时,由于UE能力以及接入网络的异构性,不同UE所对应的带宽容量也不相同,因此为不同UE选择适合于其带宽容量的应用服务器有利于提高服务端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和问题,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IMS应用服务器选择方法,以将UE请求重定向到最佳应用服务器,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同时降低网络开销,提高服务端资源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博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博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智能交叉传送装备
- 下一篇:一种真空车及智能循环系统